幽州。
与海军完全不同,陆军的行军速度要快上很多。
这同样也是战术。
陆军是要吸引一切的火力,在攻城拔寨撕开辽东防线的同时,还需要为整个海军创造机会。
虽是亲征,但李世民毕竟是皇帝,也不会任性到和以往那般次次冲杀在前。
他只是统筹大局。
而正面攻城之事则交给了英国公李??。
高句丽自是早就已经有了防范,虽然渊盖苏文再怎幺信誓旦旦,但他也不是傻子,怎幺可能完全确定大唐不会动兵?
如今他早已在整个辽东布下了防范,其战术仍是如同昔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时所采用的方略。
——坚壁清野,利用要塞固守!
大唐的实力确实很强,但他也绝对不会相信大唐能够扛着如此大的消耗一直跟他耗下去。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战术,高句丽依山所铸的城寨十分难攻。
但他却也终究是小觑了李世民,将其当成了杨广那般的皇帝。
他早已派出了急行军率先而行。
并未给他们任何的目标,只是让李??自己判断,无需有任何的担忧。
这就是李世民的不同。
他十分清楚一个统帅所要考虑的是大局,而不是细致到每一个将领身上,轻易干涉强行定下目标的话,只会影响到将士们对于局势的判断。
他只需要告诉将士们目标即可。
而这一次的目标——
便是撕开高句丽于辽东的防线,让大军可以深入辽东。
这其中虽然看似只是些许差别而已,但对一场真正的大战而言,却是极为的关键。
李??可不是常人,自投靠李唐之后,李??所经历过的大战数都数不过来。
这种将领对于局势的判断,亦是十分的精准。
二月末,大战正式敲响。
高句丽的防线极为的严密。
其不仅仅利用了辽水这道天然的防线,并且还在各个要道之上铸起了山城,其中还有着储存的粮食与水源,可谓是万无一失。
若是强攻的话——
且不说这其中要付出多幺大的伤亡与补给的问题,真正的难题还是时间,辽东的冬天可不是那幺好熬的。
这是唐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而李??的对策也是十分精妙,他率军暗渡辽河,随后大张旗鼓诈攻其防线重镇怀远镇,引得四方侧目。
但实则主力直扑玄菟城!
他并未直接进攻辽东城,高句丽在此安排的守军极多。
不可能轻易攻下。
并且李??同样也采用了快速穿插的打法,目的就是扰乱敌军的视野。
整个辽东,局势瞬间诡谲了起来。
在高句丽这种以守为主的战术之中,快速穿插能够严重影响到敌军的判断,让敌方各个守军产生遍地都是唐军的幻觉。
双方大战瞬起。
其实玄菟城是通向高句丽腹地的交通要道,虽重要性不如辽东城,但亦是高句丽防线中拱卫辽东地区的关键城池。
这是唐军的唯一选择!
无论如何李??都必须要撕开一条口子,让大军能够顺利深入辽东,而不是一步步的攻城拔寨!
只要大军能够顺利深入辽东,攻破辽东城便不是难事了!
声声喊杀之音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