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为何会提前这幺快安稳下来。
正是因为昔年顾易迁徙了冀州的百姓前去,这才是真正的为番禺打下了基础。
如今亦是如此。
李世民已然是决定要彻底让整个高句丽防线融入九州。
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
不仅仅是中途的消耗,同样也要为那些百姓们想好,待迁徙过去该以何为生,其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极为庞大。
也好在如今的大唐确实够强,为此事提供了足够的基础。
再加上顾靖威仪日高。
御史台的监察摆在那里,就根本没有任何的官员敢于对此事做手脚,整个迁徙过程倒也算是十分的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
或许是因为高句丽一战大唐的威仪实在是过于骇人。
西域如今的教化速度竟然也顺畅了起来。
各方的反抗势力,如今皆已被平。
长达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是在西域逐渐开花结果,随着各方反抗势力皆被平定,整个大唐的教化制度已经彻底在西域铺开。
并且最前平定教化的第一批西域学子们亦是结束了学业。
开始返回西域各国,向各地散播起了九州文化。
九州文明的种子,随之播撒向更遥远的疆域。
而大唐的荣光与威仪,至此臻于极盛。
四境之内,诸藩屏息——
无一人敢仰视天颜,更遑论撄其锋芒!
四海升平,万象更新——
一切似乎正向着亘古未有的煌煌盛世稳步前行。
然而——
恰是这帝国如日中天之际,李世民的身体终是再也扛不住岁月的侵蚀,终是彻底倒了下去。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
李世民突然晕倒。
这仿佛就是一个开关一般,虽然在太医的治疗之下,李世民最后清醒了过来,但也难以在掌控朝堂。
大势所趋,天命难违。
李世民不得不将朝堂交到了太子李治的手中。
敕令让顾靖、长孙无忌、褚遂良三人辅政,开始正面迎接起了自己的死亡。
消息传开,九州震动。
一代圣天子的末年,足矣牵动天下百姓所有人的内心。
莫名的哀伤感瞬间弥漫了整个九州。
不知有多少百姓在为李世民起道,渴望着上天能够再给这个帝王一些时间。
前往洛水行祭的百姓越来越多。
到了最后——
甚至李世民都不得不下一道圣旨,让天下百姓无需为他忧心。
他并不畏惧死亡,也无需耽误农忙为他祈祷,包括天下各地的官员,也不可在耽误政事进贤什幺祥瑞。
这也是李世民能够留给天下百姓最后的仁慈。
在他的圣旨影响之下。
虽然那种阴霾始终没能轻易散去,但大唐却亦是保持在正轨之上,始终都在缓缓向前。
最关键的是,或许是因为突然轻松了许多。
李世民的身体竟然有所好转。
这对于整个大唐而言,都可为一件大幸事。
但仿佛就是天意一般。
贞观二十三年,卫国公李靖病逝。
这个为大唐征战许久的将军亦是没能抵挡得住岁月的侵蚀。
李世民对此悲伤不已,甚至还影响了自己的身体,终是迎来了自己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