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多虑!
白发对于顾靖这种人而言是避无可避的。
在当前朝局逐渐稳定的情况之下,他亦是履行起了一代代顾氏家主的责任,开始将目光放在了教育身上。
不仅仅是家族子弟,同样还包括了太子李弘。
顾靖似乎是已经察觉到了家族子弟们能力的不足,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太子李弘的教育则是更加认真了许多。
这其中自是会有私心所在。
不仅仅是各方面的教育,包括这个太子对于顾氏子弟们的感情。
以往的顾氏家主们其实是不屑于做这件事的。
但是对于顾靖这种人而言,他并不在乎自己所谓的道德,只想为了将来免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麻烦。
——御史台必须掌控在顾氏的手中。
这是大唐的底线。
在家族子弟才能渐渐跟不上的时候,他必须要为此做出准备!
这既是有私心的关系,同样也是为了大唐。
太子李弘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不仅仅聪明好学,他同样与父母李治武则天不同,李弘是一个真正心存仁孝的太子。
这从他各个方面上都看的出来。
无论是赈灾时偷偷给灾民送粮,还是对待赈灾将士的态度和举动,都彰显了李弘的仁德品性。
他甚至对萧淑妃和王皇后这两位昔日母后的死敌,也秉持宽仁之心,建议李治宽恕她们的族人。
仅凭这些,便足以说明李弘的仁厚。
除此之外,李弘的能力同样不俗。
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参与朝政。
虽然还未能影响大唐的整体局势走向,但群臣已能感受到这位太子的不凡。
就连顾靖也给予了他中肯的评价:其治国之风「类太宗皇帝」!
这在当前的大唐绝对是一个最高的评价了!
治国类太宗!
太宗皇帝对于手下群臣们的宽仁,又是天底下哪个人不知道的?
要说哪里不好那就是李弘的身体比较差。
这似乎是天生的毛病。
虽然还没有表现出危及生命的症状,但对于群臣们而言,这亦是极为不稳定的因素。
没办法,大唐前两任的太子都没有落得一个什幺很好的下场。
这对于一个王朝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完全抹去。
尤其是如今还有着李承干的例子在。
甭说是朝堂之中的群臣,甚至就连李弘的弟弟李贤、李旦等人心中都生出了异样的想法。
但可惜的就是——
顾靖在尽可能的避免这一切,大张旗鼓的评价李弘便是同样为此。
并且李治也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儿子。
这才将这种风头渐渐压了下去,没让大唐的灾难再次发生,而李弘的太子位,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愈发的稳固。
但就在这平稳发展的同时,李治身体的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全然爆发了出来。.
长安。
洛阳宫内。
一声声因为疼痛而发出的闷哼声不时响起,顾靖就这样默默的站在殿外,听着殿内的声音,眼神亦是有些复杂。
李治的风疾越来越严重了。
哪怕他已经完全放下了所有朝政,一心在养病,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这风疾的影响也是愈发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