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此事也就在这种情况之下被定了下来。

时间匆匆而逝。

顾靖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仍是在延续着这些年来所形成的惯例,让整个大唐都保持在前进的道路之上。

一个个顾氏子弟相继走入了御史台。

并从御史台而去向各地。

这同样也是顾靖被迫做出的选择,面对才能不足的家族子弟,顾靖不可能以私心将朝堂的重担交到他们身上。

而这御史台便是他们最好的去处,在监察的同时亦是足矣为顾氏扬名。

到了如今,几乎所有人都已经默认御史台乃是顾氏的专属了。

这就是名声与大环境的作用。

并不是因为顾靖如今的权势太高,只是因为顾氏数百年来的名声与这御史台的作用吻合。

御史台确实权重。

若不是顾氏掌控的话,绝对会引起朝堂的一阵腥风血雨。

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将御史台交给顾氏,绝对是最好的安排。

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现实。

在朝局稳定的情况之下,各项制度的实行亦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愈发全面,而同样带动的还有大唐的国力。

当各项行业都在齐齐开花的时候,国力就是迎来飞速的发展。

这是一定的!

大安九年,各地沿海城市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饱和的程度。

这绝对是极为惊人的变化。

顾易记得很清楚,在原本的历史之中,九州第一次出现这种盛况至少还需要等数百年。

直至南宋时期因为定都临安,为了维持朝廷财政不得不大规模发展海贸,才第一次出现了这种情况。

但哪怕就是这样,当时也只是几个沿海城市罢了。

但如今则不同——

如今大大唐是全方面的开花。

各个沿海城市因为位置不同有着不同的港口航线,在巨大利益的影响之下,商人们的全面涌入带动了农业与手工业。

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赶往了各个沿海城市。

这种情况远远不是原本历史可以比肩的。

尤其是番禺。

自昔年顾烨扫平岭南之后,其实番禺已经有了数次的扩建,最后一次还是发生在永徽年间。

这才短短几年时间,番禺便又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

可见这其中的发展速度到底是有多快了。

若不是因为大唐对于这一些还有着不少的限制,这种情况只会发生的更快。

这就是九州的恐怖之处!

整个朝堂都十分关注此事,虽然如今的大唐确实足够强盛,但扩建城池这种事向来就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这可是一举扩展数座城池。

其中的花费可是天文数字,容不得他们不谨慎一些。

洛阳宫内,群臣齐聚。

幼年的天子坐在龙椅之上,顾靖坐在他身旁,就这样默默听着阶下群臣们对此的议论。

户部尚书狄仁杰手持笏板率先出列,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忧虑:「禀陛下,太傅!」

「沿海诸城繁盛,商贾云集,货殖通四海,此诚我大唐国运昌隆之吉兆。」

「然,扩建城池,非同小可!」

「番禺数度扩建,永徽之工犹在眼前,今又告急,其速之疾,已超常理。」

「臣非不欲其强,实忧其急!」

「骤然举数城同扩,所需资斧何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