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80;外交:70;政治:72;统帅:67;武力;59】
高达八十点的内政属性本就已经十分惊人了。
若是再有着洛书协律器的帮助下,这顾轩的内政能力甚至都可以与昔年的顾康相比。
而其他子弟同样也是如此。
虽然综合起来没有顾轩的属性全面,但相比于第二时代子弟倒是有着明显的进步。
「何事匆忙?」主位之上,当代家主顾豪看着风尘仆仆的儿子,淡然开口。
如今的他同样也是满头白发。
虽然顾豪的年龄还不算太大,但他这些年来为了整个家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能力的不足就注定他需要更加费神。
长年累月之下,这身子骨,较之同龄人,已是羸弱太多。
甚至可以说是时日无多了。
「父亲,诸位叔父,」顾轩神色凝重,拱手肃然道:「巨鹿急报,安禄山前日亲赴我顾氏先贤祠,执礼甚恭。」
此言一出,书房内檀香凝滞,在座众人神情骤然一肃。
安禄山——
此人坐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旌节,身兼河北采访使等要职,圣眷优渥,权倾朝野,威势已臻极峰。
与原本历史之中的节度使权力相同。
土地兼并所导致的府兵制崩溃,加上边疆的威胁以及种种原由造就了节度使的出现。
虽然这个制度以过来人的目光看起来确实是极为的愚蠢。
将军政、民政、财赋之权尽付一人之手,无论从何论之,实乃取祸之道!
这就是思维上的差别。
至少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节度使制度的出现确实是在一定意义上稳住了大唐的边疆。
但还是那句话,无论任何制度都注定会有着弊端。
如今的大唐就是如此。
李隆基定下节度使制度本意是为了稳住边疆,但当安禄山身兼三任节度使之后,此事就已经完全变味儿了。
简单而言,就是实力的平衡被打破了。
如今安禄山的实力甚至在纸面上已经超越了中央朝廷!
这才是最为关键之事。
整个书房内的气氛陡然大变,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幺,安禄山这就是在明摆着养望。
顾豪沉默了良久,最后深深的叹了口气道:「今日我又去拜见了陛下。」
「但」
他顿了顿,脸上闪过了一丝悲哀之色:「陛下却仍是并未见我,直接让人将我挡了回来。」
话落,声声叹息声瞬间便响了起来。
就连顾轩都不由得摇了摇头。
顾豪已经去见过李隆基许多次了,目的自然而然就是想要警醒李隆基,因为如今的朝堂之上早已有许多人怀疑过安禄山的忠诚性了。
但可惜的就是,或许正是因为安禄山的演技实在太好,在李隆基的眼中安禄山就是一条「忠犬。」
甚至还当众说出过「禄山虽胡人,但胡人亦是我大唐子民,且其心诚款,朕视之如子。」这种话来。
再加上先左相李林甫当初在朝中一直帮着安禄山斡旋。
自然而然便为安禄山挡下了不知多少的风雨。
直至这李林甫死后,朝堂上的种种声音才传到了李隆基的耳中。
而他所做的——
也只是派中官辅趚琳去侦察,而趚琳却是收了安禄山的贿赂,将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给挡了下来。
顾豪不是没有请过命。
且不说顾氏在河北的影响力,这种事按理而言就是应该交给御史台来做。
但可惜的就是,李隆基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