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李隆基顿了顿,整个人的眼神变得愈发深邃:「他们闹便让他们闹下去!」
「来啊!」
「去召杨国忠过来!」
作为一个实权皇帝,他能用的手段便太多了。
而且总会有人帮着他来解决一切。
就比如.这杨国忠。
区区一些非议,李隆基还不会放在心上,他真正生气的也只是关于自己的评价。
活到了他这个岁数,掌权数十年。
这才是李隆基最为在乎的。
听到这话,杨玉环轻轻叹了一口气,但却并未再多说些什幺了。
此时,冠军侯府内,白幡未落,哀戚犹存。
顾轩已经渐渐接管起了一切,开始和一众长辈担起了冠军侯府的重担。
他并未去管这一切。
既没有推进,亦是没有干涉。
中枢威仪受损,对于当前的局势而言绝对不是一件什幺好的事。
但这是李隆基自己走出来的路。
顾易要做的反倒是要珍惜所有的时间,做出各种安排。
可惜的就是当代顾氏子弟才能十分一般。
而顾易自己,虽然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要想直接分析出将来种种的大战可能性,做出对应的防备,仍是十分艰难。
只能选择未雨绸缪将一切该做的都做了。
他甚至都觉着此事的发展,或许会有安禄山的推波助澜。
可顾易又能如何?
放在汉朝之时,他或许还会选择为了大局去帮助朝廷,但那是因为顾氏和朝廷绑定太深了。
但现在则完全不同。
顾氏绑定的乃是整个九州。
而且既然已经决定放弃了李隆基,那便没有回头的道理。
李隆基既然做错了,那便需要去承受其所带来的影响,此举同样也能影响到后世的皇帝。
为顾氏再次添加上一层外衣。
整个天下纷扰不断。
就在六月;
吐蕃入侵的消息终是送了过来,这让本就已经沸腾的天下忽地便出现了动荡之兆。
听闻吐蕃此次进攻的状况。
李隆基不得不抽调兵马,以防备吐蕃之事。
而同时间——
各地海道亦是相继出现了动荡。
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察觉到了不对,且不说吐蕃此次进攻的到底有多幺坚决,这些个海寇又是怎幺敢侵扰大唐的?
甚至就连杨国忠这种人都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但顾易却是十分清楚。
很显然,安禄山要动了!
果不其然。
就在天宝十四年七月,来自范阳之地的消息终是通过八百里加急而送了过来,安禄山于范阳起兵。
所打出的旗号与原本历史完全不同。
并不是靖难除奸臣。
非是「清君侧,诛国忠」,而是直斥当今天子——「李隆基背弃祖宗,昏聩失德,有类汉戾帝!」
「为天下社稷安宁计,当废昏立明,重立新君!」
——消息传开,九州震动!
(Ps:今天过生日求一下月票吧,本来都忘记了.还是爸妈说的,求月票,感谢兄弟们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