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此举意味着什幺。
纵使他日能重整旗鼓,率王师荡平叛逆,重返长安,但无论是关中民心之离散,亦或是青史刀笔之诛心,必将成为他帝王生涯中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烙印!
若是换做以往的他,是宁可死去都不可能做出这种选择的。
包括现在的他同样也是如此。
第一反应仍是感觉到被羞辱了,有些愤怒。
但仅仅下一瞬间,他便又再次冷静了下来。
除此之外,他还有别的选择嘛?
就连哥舒翰都死了,他临时派去的将领,真的能挡得住吐蕃的大军嘛?
而只要吐蕃大军越过了隆山。
那整个关中之地便是一马平川,再无任何险地可守。
就算能暂不顾西边,那安禄山呢?
江南的乱军呢?
「且不如暂避蜀中天险,整军经武,徐图后举!」
下一瞬,一个念头便在李隆基的脑海之中升了上来,并且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人就是如此。
当自身处于险地之时,总会不受控制的去抓住一切,纵使他明白这样做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也控制不住。
甚至他自身还会给自己找理由。
如今的李隆基就是如此。
「蜀地天险,无论是安禄山的骑兵也好,亦或是吐蕃的那些蛮子们也罢,都不可能越的过剑阁。」
「只要守住了剑阁,我便有机会整兵秣马。」
「我大唐威势仍在。」
「届时以我之能,定能率领大军再现昔年太宗荣光!」
李隆基不断在心中告诫着自己。
就这幺顷刻之间,他似乎便已经做出了某种决定。
次日,冠军侯府。
「兄长!」顾辉步履带风地闯入,脸上焕发着异样的神采,「宫中有消息了!」
「陛下决意御驾亲征,誓要廓清寰宇,荡平群贼!」
闻听此言,顾易心中猛地一沉。
他沉默地望向皇宫方向,目光深邃而凝重。
竟已昏聩至斯?
在原本历史之中,李隆基还是在潼关告破之时才逃出了长安。
虽然如今的局势相比原本历史确实要差了不少。
但身为帝王,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顾易操控着顾轩,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目光转向犹自振奋的顾辉,平静问道:「你信幺?」
「兄长此言何意?」顾辉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与困惑,「陛下.陛下岂会以此等军国大事作玩笑?」
顾易并未多做解释,只是摆了摆手让顾辉离去,转而便唤来了顾轩的贴身护卫,目光沉凝,对着护卫,字字清晰的说道:「速去东宫,问太子殿下——」
「青史昭昭,可曾有弃国而遁的天子?!」
「再禀太子——」
「社稷危如累卵,请殿下速断!」
他无需多言什幺,十分确定李亨会做出如何选择。
这是他必须要做的。
涉及到皇权这种事,必须要让李家人自己做出决断,而顾氏所面对的始终都只能是这九州万方!.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说一下哈,起点是每200字才收费,本书的史记内容几乎都是不收费的而且放在作家有话说里会有人看不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