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虽是如此,但顾易亦不会停下脚步。
智者千虑此乃为了顾氏万世辉煌所必须要思量的,但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之上,顾氏也始终不会停下脚步。
至德二年,春。
顾轩终是在万众瞩目之下返回了洛阳。
倒也并不是拖时间,只是如今的天下实在是有太多的事需要他这个太傅来处理,不得不拖到了现在。
这数月时间下来——
顾轩先后前往各地,一方面是为了扫清各地如今还有的残军劫匪,同样也是在安抚各地的人心。
他先后前往了江南之地,包括如今海贸的关键之地明州。
重新规划了整个海贸的具体制度。
海贸所牵扯的行业实在是太多,这就注定会引起之前的那般情况,当海贸出现问题的时候赖以生存的百姓就会生乱。
这是这种情况下必然的情况。
顾轩的内政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完全地彰显了出来,他竟然想到了大宋的一些制度,以更为具体的制度来管控起了这期间的交易。
简单而言,就是在这其中添了一道坎。
让官府参与其中。
这样自是会带来许多好处,倘若再发生这种状况之时,官府亦是可以帮助百姓们处理货物,以免民愤。
当然,这种制度自然也不是完美的。
以现在的情况或许还好,但随着时间久了便一定会出现问题。
各个官员相互卡一道或者是联合大商共同压价,便足以彻底改变这个制度的性质。
但话说回来,世间本无完美之制。
以当前的生产力及信息传播速度来看,这制度倒也符合当前的情况,要想解决海贸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混乱,那就必须要经过官府的管控。
这是目前最为符合大唐的制度。
至于其他的,顾易目前还管不了那幺多。
洛阳城。
鼓乐喧天,一身龙袍的李亨亲率文武百官,于城外恭迎顾轩,万千百姓翘首以望,场面恢宏。
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画面。
甚至就连顾易对此都有些恍惚了起来。
依稀之间,他甚至都已经忘记了顾氏多久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了。
似乎自大汉灭亡至今,每一代的顾氏子弟哪怕是能够立下大功,也很难在有生之年返回国都。
顾泉倒是回来了。
只可惜的是他的身份是注定不可能享受得到这种礼遇的,李世民倒是并不会吝啬,但顾泉绝对不会要。
对于顾氏而言,这亦是多年未曾见过的殊遇了。
但可惜的就是顾易倒并不待见李亨这个皇帝,对此倒也并未有太多的感觉。
马车悠悠,行至御前,稳稳停驻。
顾轩立时起身下车,正欲向李亨躬身行礼。
「太傅切莫如此!」李亨抢前一步,连忙扶住,话语间更是一把拉住了顾轩的手。
他凝望着顾轩那被风霜染得微黑的面容,声音微哽:「太傅为我大唐社稷.当真是辛苦了!」
这一幅画面无论是任何人看起来都会称之为君明臣贤。
但在顾易的影响之下。
顾轩对于李亨这幅样子倒也并未太过感冒,只是陪着李亨应付了一下表面功夫之后,便随着众人走进了城中。
如今的朝堂局势亦是极为复杂。
扶持李亨上位的那些人,自是都得到了重用。
但他们与李亨之间的嫌隙是不可能完全翻篇的,说白了,他们是李隆基的臣子,而非李亨自己的心腹。
李隆基对李亨的限制实在太大,这就注定造成了如今的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