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高仙芝.封常清等将领丝毫都不怀疑顾轩的种种举措,于各地整备起了兵马。
仍是当初讨伐吐蕃的那般——
顾易并未对这些人去下达什幺具体的任务,对每一个将领的才能都十分的信任,只是让他们各自平叛。
其实若非是事关谶纬的话。
顾轩都不至于离开洛阳,无论是他的才能也好亦或是顾易本身的能力也罢,都不足以去正面指挥战场。
还不如完全交给那些将军们。
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身为太傅,亦是顾氏家主,无论如何顾轩都必须要做好他该做的。
去降低百姓们对于佛教的依赖。
以及安抚天下人心。
各地动荡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顾易并未让人去损坏佛教的种种,如佛经雕像等贵重之物。
并不是因为什幺还留有他的想法。
顾易只是想让这些东西尽可能的流传下去,毕竟这些东西到了后世,都可被称之为九州的瑰宝。
同样的,此举亦为昭告后人——
顾氏此番挥刀,锋芒所指,唯威胁九州社稷之叛逆,珍宝无罪,罪在人心之蛊惑。
——大战不断。
这一众和尚所集结的信徒自然不是百战之师的对手。
但这些人的抵抗之心仍旧是十分强烈。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信徒之中可不仅仅只有汉人,相比之下更多的其实本就是那些外族之人。
无论是羌人也好,亦或是本已归入九州的匈奴人也罢。
相比于汉人而言这些人本就更加容易被蛊惑。
而且相比之下,这些人的武艺同样也是极为的不凡。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的帮助。
虽然平叛之军仍是占着绝对的优势,但这些个和尚亦是有着辗转腾挪的空间。
总有狂热的「信众」,不惜倾尽所有,为其提供庇护与助力。
纵有朝廷明令高悬,这些人亦甘冒斧钺,万死不辞。
这无疑严重阻滞了唐军平叛的锋芒。
面对如此胶着局面,顾易能做的,唯有一途——以杀止乱!
到了如紧急的这般地步。
他已经不能再去管短期内的影响了,就亦如原史之中的太武毁法,纵使会在短期之内影响到九州的发展,但实则却能出去困扰九州的顽疾。
至于那些所谓的非议,更是根本无需在意。
声声哀嚎之音响彻整片九州大地。
顾易是真的生气了,面对一众有过抵抗之举的寺庙,哪怕是在最后被唐军攻下,里面的和尚愿意投降。
顾易都并未放过他们。
面对这些人的哀声乞命,顾轩只是立于群臣与三军之前,寒声宣告:
「彼辈非知悔改,唯是惧死而已!」
——寥寥十字,却如凛冬寒刃,令闻者无不色变,脊背生寒。
甭说是他们,甚至就连顾氏内部之中都有许多人看不清此间作为的影响之深远。
但那又能如何呢?
于顾轩而言,他愿意以一人之身担下所有骂名。
而对于顾易而言,那便更加无需多言了。
顾氏传承至今所积累的根基光凭着这些无法动摇,而后世之人早晚都能够看出此举的立意之深远!.
(Ps:跪求月票推荐票,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手,鱼万分感谢,昨天休息去看了看前文,心绪复杂.会去找一找之前的味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