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搜索结果纷至沓来。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顾易感觉自己阅读速度明显变快了,浏览这些信息更加顺畅。

【顾氏学院】

起源——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经其与顾氏多年筹划,终行拓海大业。

贞观二十一年,废太子李承干与顾氏亚圣顾磊率军出海,抵达琉球,顾氏亚圣顾磊见琉球之地尚处蒙昧,遂建顾氏学院,兴教化之举。

顾氏亚圣——

顾磊,字贞石,顾氏第十六代子弟,少有贤名,颇具文才.

兴胜——

顾氏学院的真正兴盛,与大唐海贸革新密不可分。

太宗之后,大唐海贸昌盛,琉球更组建专业海军,冠绝当时。

在一次次海船革新的推动下,顾氏学院也随着琉球海军的外拓而向四方传播。

然而,其鼎盛时期并非此时,而是在唐代宗李豫年间。

彼时天下大乱。

顾氏二十一代子弟顾轩先平「安史之乱」,后征吐蕃,推行新政,灭佛于天下。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顾氏学院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

依托大唐国力的持续攀升与顾氏数百年累积的影响力,顾轩于巨鹿再立顾氏学院,确立了「四海为根茎,巨鹿为核心」的格局。

其时,顾氏学院遍布东亚各地,其影响深远,至今在各地仍流传着关于那个闻名世界的「百年之谜」的传说。

百年之谜——

顾轩晚年,着书无数,自称将毕生所学尽藏其中,秘存于巨鹿顾氏学院。

顾易坐在电脑前,细细浏览着这些信息,结合脑海中新融合的记忆,迅速勾勒出整个过程。

他确实成功了。

顾氏学院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那最平稳的几十年里,无数求学者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学院,亦有人真正触及了顾轩所藏之书的门槛,却又被一层层屏障阻挡。

这实属正常。

连顾轩那般惊才绝艳之人尚且被困其中,何况他人?

这或许与历史的自我修正有关,但也并非不可理解。

至于顾氏学院的衰落,亦在他的预料之中——顾氏式微,九州动荡,藏书随之散佚,经海路流传至世界各地。

要说历史轨迹有何不同,那便是在时光流转中,终究有人参透了其中奥秘。

就比如那个被苹果砸到的小子。

当那个果子砸中了他之时,书中所写的问题瞬间迎刃而解。

这同样也是如今世界说「现代科学」起源于顾氏学院的原因之一。

一切确实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却又在无形中与原本的历史轨迹悄然贴合,让顾氏此番带来的巨大影响,最终消融于历史长河之中。

但顾易心中没有半分失落。

相反——他反而感到一种释然,如释重负。

这至少证明,顾氏那些逆天改命的壮举,已不再是历史长河能够轻易抹平的了。

这是希望!

对于顾氏而言,这份希望的意义不言而喻。

倘若他顾易无论怎样挣扎,后世也只能窥见顾氏一丝微末的影响,那才是真正的绝望——那意味着顾氏终究无法抗衡历史的修正之力。

纵使曾有过再璀璨的光芒,也终将归于无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