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过饶是如此,却也亦是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道路。

「与国赴死!」

「也算不辱没历代先帝的颜面。」

此言他在朝堂之上亲口说出。面对众臣的苦劝,他的态度异常坚决。

他确实是累了。

李儇这一生,可谓悲哀。

借宦官之手登基,又与朝臣合谋诛宦,之后再与权臣相斗……

这一切早已令他心力交瘁,更不必说再逃往他处,去做他人手中的傀儡。

与其相比,李儇倒是愿意简简单单的随着国家而亡。

下辈子去做个普通人。

这确实是出乎了顾易的预料,毕竟在原本历史之中,李儇是丝毫都不犹豫的就逃了。

很显然,历史仍是有着不小的变动。

顾氏发展至今。

很显然已经有很多的东西不再是这区区修正力便能轻易抹去的了。

比如顾氏所传播的思想。

这终是会在无形之间影响到许多人。

就比如如今的李儇。

但他的这种举动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也并不是什幺好事。

当他做出这个选择之后,那无论是朝中的大臣也好,亦或是宫中的宦官们也罢,在强烈求生欲的作祟之下,众将是会做出一系列不同的选择。

而这一切,也众将带来极大的连锁反应。

无论是洛阳的守军也好,亦或是洛阳城内的百姓们也罢,都将在这种恐惧之下受到影响。

当然,其中也会有着一些愿意陪着李儇陪着大唐赴死之人。

但这终究还是少数。

李儇并未去干涉这些,无论是逃跑也好,亦或是留下随其抗争也罢,他都任由这些人自己做出选择。

这是他这个大唐帝王最后的仁慈。

自那一日之后,他便日日都停留在了凌烟阁之内。

没错,并非是太庙,而是凌烟阁。

李世民的功绩于大唐无可动摇。

无论是昏君也好亦或是明君也罢,都渴望着能够成为李世民那般的皇帝。

他李儇同样也是如此。

这亦是他最后的寄托之处。

消息不断蔓延。

黄巢自是不可能因为李儇的些许仁慈而心慈手软。

相反,在听到了洛阳内部已经渐渐生乱的时候,他的行军速度都要快出了不少。

广明元年,十一月。

叛军正式攻打洛阳。

也是直至到了此刻,李儇才终是让人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帝王之气。

他就这样于城头之上指挥大军,以提士气,来阻挡叛军的道路。

而这也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虽然对于很多人而言,李儇现在完全没有任何的威仪可言。

但是对于最底层的将士们而言。

李儇终究还是皇帝。

如今皇帝亲自与他们共同迎敌,这自然而然能够提振起整个大军的士气来。

但可惜的就是,唐军的战斗力确实太差了。

相比于盛唐之时。

这其中战斗力的差距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哪怕是在有着士气的加持之下,洛阳这一座失去了支援的孤城也众将是难以阻挡黄巢的攻势。

广明二年,三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