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放在和平年代。
这一项改革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推动的了。
说白了,这其实就像是对传统儒家学问的一次挑战,并且对于帝王本身而言,同样也算不得什幺好事,毕竟这「天命」之说,本就有利于帝王。
但如今终是不同。
顾氏学院所带来的思想浪潮,包括乱世之中的礼崩乐坏,都给这一次的改革带来了绝对的基础。
当然,无论再怎幺样此事都将会引起一阵的非议。
但赵匡胤并不害怕。
有造反便平叛。
包括他在同时间亦是发动了几场小规模的战争,这瞬间便让他这个本就有着军功傍身的皇帝,一时之间内更是名声大振。
这一系列的手段迅速便压下了所有的声音。
他不怕没有官员支持。
新时代的理论与他的所作所为不谋而合,且不说顾氏学院之中,整个天下之中有着无数的官员可以让他所用。
而在这一系列的手段之下,整个大宋境内也是日新月异。
——首先,便是强烈的活力!
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对一个王朝而言并没有什幺影响,但实则不然。
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中。
一个拥有着不同活力的王朝,那整体的士气同样也是难以想像的。
而这也只是基础。
包括改制之后所带来的改变。
他并非是傻子,对于大宋境内的官员,他重新复用了大唐时顾氏所推出的分权制。
但他却更加明确了职权。
这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大宋的执政速度,让整个国家都焕然一新。
包括军制同样如此。
赵匡胤本就是武将出身,他对于这一切更为的熟知。
就在其余列国都将目光放在了顾氏身上的时候,他就这样于整个宋境之内将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
而事情的发展,同样也未出乎他的预料。
巨鹿。
面对列国所派来的使者,顾言虽然仍是礼数有佳,但他这个年迈之人对这些国家的态度亦是与家族之中的年轻人们一般。
——看不上。
这些人,终究是小看了顾氏。
此番各国所提出的条件,尽是些顾氏根本不屑一顾的东西。
有的承诺将顾学立为国学,有的许以世袭太傅之职,更有甚者,扬言待天下一统之日,愿分顾氏半壁江山。
这些若放在别的世家,或许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但顾氏终究不同。
按照顾瑾的话来说——顾氏这几百年来,有多少次能坐上那九五之位?连帝位都不曾动心,又岂会贪图他人所予的「半壁天下」?
一切正如赵匡胤所料——
这些人,既不懂顾氏,更不懂眼下这愈演愈烈的新思潮,早已不是他们旧日所能理解的天下。
顾府书房内,灯影微摇。
顾瑾站在父亲面前,唇角浮起一丝讥诮:
「父亲,那孟昶竟还特意送来几位美人,试图以此诱我顾氏归心于他——真是可笑。」
顾言闻言,也只能摇头失笑。
虽然说顾氏之中倒也皆不是圣人君子,但这种水平就太过于低端了一些,顾氏子弟想娶什幺样的女子又娶不到?
这些年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帝王曾想过和顾氏联姻来收获顾氏的支持了。
他擡眼看向长子,语气平和地问道:「诸国使节皆已抵达,你意下如何?」
「宋!」
一谈及正事,顾瑾神色顿时肃然,斩钉截铁道:「儿听闻赵匡胤如今正在宋境大力推行改制,其新政之风,颇合我顾学新儒之要义。」
他略作停顿,声音愈发沉稳:
「儿以为,若赵匡胤能持此志不移,命能长久,将来平定天下者——必是此人无疑!」
顾言认可的点了点头。
他自是对赵匡胤在国内的改制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