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排老四是挨着哥哥们的打长大的。
可惜的是,他三个兄长都不长寿,其中老三生来体弱多病,最先早夭,而后老大又病逝,老二也不是很长寿,孩子都没有长大就没了,如今就剩下李老四了。
故而,当李渊发现自己的第三个儿子跟自己三哥一样生来就体弱多病的时候,他一边感慨着造化弄人,一边又寻找名医,不想再送走一个老三。
此刻,忽从儿子口中听到这样的询问,李渊懵了,稚嫩的儿子突然长大,让他都有些难以接受。
他呆愣了许久,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小儿子。
他抿了抿嘴,「你还小你为什幺会这幺想?」
「阿爷每次吃醉了酒,就会说起当初碰到的方士,念念不忘故而有此问。」
李渊吓得满头大汗,看来往后吃酒的时候得注意点了。
「往后勿要如此询问了。」
李渊并没有否认,李玄霸已经知道了答案,他点点头,而后看向了远处,「阿爷,若是这样,那我们就更该做这件事。」
「哦?为何啊?」
「此举会得罪许多人,就是不会得罪好人。」
「天下之间,真正有才学和道德的人,不会不知道恶政已经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只有赵元淑这样的小人,才会充耳不闻,拼命维护,阿爷若是要做大事,需要的是有才学,有道德,能以天下为己任的贤才,而不是一群溜须拍马,无德无能的小人。」
「当下所有人都惧怕圣人之威,明知不对,却不敢言语,若是阿爷能为天下先,那往后若有动乱,有才学抱负的人,自然都会挺身而出,相助阿爷,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李渊听了,都忍不住想笑。
他这怀里的小家伙竟开始给自己出谋划策,他以考校的心思问道:「你劝我为天下先,那你知道第一个出头的人会是什幺下场嘛?」
李玄霸认真的回答道:「我不曾见过圣人,但是听人说起过关于他的事情,他们都说,圣人不听劝谏,若有人谈论他的过错,指责他的行为,轻则罢免官职,重则处死。」
「为天下先,大概就是这样的结果吧。」
「那你还劝我为天下先?这不是送死嘛?」
「劝谏也是看形式的,圣人厌恶犯上直谏,可不厌恶百官彼此弹劾,我认为,若是采取正确的劝谏方式,事情就有成功的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