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有两种,一是拉长时间线,对方可能在短时间内没有犯错,但只要时间拉的够长,没人能不犯错。」
「翻旧帐?」
「不一定要翻出来,而是要把他们以前的错误当做一个既定事实,然后原谅他们。」
「第二种方法呢?」
「把范围拓宽的够广,对方可能在这件事上没有犯错,但他们的脾气、性格、处事原则总有毛病可挑。」
「然后也……」
「当做既定事实,原谅他们。」
席勒吹了吹茶水,把身体向后靠,转头看向窗外凋败的花园,然后说:「对方的事实优势就像是土块和石砖,为他们垒起坚实的道德高地,而『原谅』就像是一根细细的柱子,为我们支撑起诡辩的空中阁楼。」
「听起来与胡搅蛮缠分别不大。」
席勒摇了摇头说:「千万别这幺想,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没事找事,这些用来评判不良行为的形容词,指责的通常不是无理这个部分,而是一个人行为当中的攻击性。」
「如果你不占理却破口大骂,人们自然会觉得你是无理取闹,但原谅与之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是没有攻击性的,是一种更受文明社会所喜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当你主动原谅了对方,既暗指对方在更长时间或更大范围之内也有错误,也能将对方因为占理而显露出来的攻击性踩在脚底,毕竟如果我选择原谅而对方不,那幺是谁在无理取闹?」
帕米拉听得很入神,一些过往的社交经历出现在她的脑海当中。
然后她听到席勒接着说:「在有旁观者的社交环境之下,会出现一种非常神奇的情况,那就是绝大多数旁观者会统一的更关注态度而非真相。」
「这其中有一定从众效应的影响,但一个事实就是,情绪冲击力比逻辑冲击力更强,人们感知情绪也比感知逻辑更快。」
「因此社交对抗的本质不是看对错,而是看谁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乃至于将他们磨练成武器,适时的亮出刀刃或是收剑归鞘,引导旁观者的情绪一起变化。」
「很多人认为社交压制的压力来自于自身极强的攻击性,但其实,社会和舆论压力任何时候都要比自身攻击性带来的压力强的多。」
「与其将情绪分配给愤怒来展露攻击性,不如更高效的利用起来,让其转化为社会和舆论压力,从对方薄弱的侧翼击垮他们。」
「听起来……不可思议。」帕米拉评价道,她看着席勒那双涣散的灰色眸子说:「就好像你的情绪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你能使它们的各个部分分别转动,而且转的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