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一个县学学子,帮户部侍郎、成都知府写奏疏?

张方平意味深长地说道:「以你的才学,以后是一定要做官的,不会写奏疏怎幺行?就当先练练笔了。」

陆北顾眼见李磐眼观鼻鼻观心,他也没办法推辞了。

好在按照大宋的奏疏格式来讲,写奏疏跟写策论区别并不大,参考一下看过的那些宋代奏疏,他也不是不能写。

毕竟,奏疏并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跟诗、词、赋是不同的。

陆北顾沉思片刻,提起笔来,帮张方平拟了这份奏疏的草稿。

「臣户部侍郎知成都府事张方平,谨奏。

论川关盐钞法试行事。

臣闻尧舜之治,不过通变;汤武之功,惟在制宜。今西陲戍兵仰哺①万里,飞刍挽粟②,江淮为之疲敝;蜀中铁钱壅滞③不堪,铢锱难行,闾阎因之困穷。臣以为当以山泽之利为枢纽,行轻重之权以济时艰。

昔者管子煮海而齐霸,刘晏榷盐而唐兴。今剑南盐井,出盐逾千万斤,积若丘山;关西粮草,岁费数百万石,竭如漏卮④。若以盐为钥,以钞为枢,使东南铜钱贯蜀道,关东粮粟通渭水,则两难可解矣。

臣请试法于成都、秦州二地,成都府岁拨井盐,许江淮商贾持铜钱入蜀请引。秦州置粮盐场,以解州盐为质,商旅运粮至渭北诸寨者,每石给盐钞,二者许于汴京榷货务兑。

然法不可不密,防不可不严。蜀盐出井,无印者以私盐论;秦州纳粮,虚冒者依军法治。益州转运使司月具铜钱出入数,秦州粮盐场旬申粮钞发放额,皆快马直报三司。如此,则奸蠹无所容,法度得其宜。

初行交子,始自成都一府;变革茶法,试于淮南⑤一地。今试盐钞法若有成效,则蜀中岁得铜钱,渐解铁钱折阅⑥之弊;秦凤年省漕粮,可减脚费万缗。而朝廷握通兑之枢机,坐收商贾之利柄,纵有未臻,不过停罢二处试法,无损大体。

臣无任恳款激切屏营之至⑦,谨奉表以闻。」

待墨迹干涸,陆北顾交由李磐呈给了张方平,张方平看了看又把这张纸递给了赵抃。

这时候氛围已经轻松许多了,张方平笑问道:「这文风,比你如何?」

赵抃工诗善书,诗风具有清新律切的特点,很有「宋调」诗歌的风貌,是此时大宋文坛上为数不多专攻诗而几乎不写词的大家,时人评价其诗有陶渊明古淡之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