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王』者,周天子也,彰王道之正统。《春秋》以周礼为纲,书『王正月』者,明鲁国奉周正朔,示天下共主在周。此孔子『尊周室、攘夷狄』之笔法,俾诸侯知天命所归,政令出于一尊。」

本来还想补上一句「周以子月为岁首,鲁用周历,故书『王正月』以表遵王室、统诸侯之义」的,后来他想了想又觉得啰嗦,干脆就这幺答了。

毕竟,墨义虽然考生写一堆不扣分,但其实写太多不沾核心的,就已经说明考生的水平了,会影响阅卷官的观感。

随后,又把脑子里关于《春秋》三传的东西过了一遍。

陆北顾写下了这道题第二部分的答案。

「《公羊传》所谓大一统,统者,始也,总系之辞。王者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远近莫敢不一。此以『王』为政教之纲,强调天子统摄四海、法令一统,立『春秋尊王』之宏旨。」

「《谷梁传》曰『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所谓『谨君即位之始,明父子君臣之端』正是此意,其意重在正名定分,谓新君即位之初,当慎初始、正纲纪,故书『王正月』以警人君修德立政、防微杜渐,属伦理劝诫之辞。」

「《左传》直述史,『惠公元妃孟子.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杜注曰:『隐公追成父志,为桓尚少,是以摄位,不称即位』。此以『王正月』证隐公行摄政之实,非真受命为君,乃史家明权变而不悖周礼。」

最后,陆北顾又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合了一下做收尾。

「要之,一『王』字而三传各彰其理,正见《春秋》一字褒贬、辞约旨博之体例,当兼综以求圣人之全意。」

墨义除了第一题来了个当头棒喝,后续的九道题目倒是鲜少有如此难度了。

其中稍微难点的,就是第五道题。

「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阳,《谷梁传》讥『全天王之行』何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