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兄不知道正常。」卢广宇这时候说道,「那时候年纪都还小的很,估摸着也就不到十岁,又在古蔺那边住,便是听了大约也记不住这种事。」
「确实没印象。」
陆北顾咬了口炊饼,对于这个问题倒是很好奇,问道:「能详细讲讲吗?泸州蛮夷叛乱是怎幺回事?」
经过几人七嘴八舌的讲解,他大概明白了过来,大宋的泸州在事实上分成了南北两个治安水平和地理环境都截然不同的部分,北边靠近长江的三个县,生活着大量的汉人,水运交通发达,贸易繁荣,治安良好。
而南边的大片山区,名义上是归属于泸州官府管辖,但实际上由北到南是「汉人-僚人-乌蛮」这样分布的。
其中僚人分为「熟僚」与「生僚」,「熟僚」是归附大宋并交纳税赋的僚人部落,「生僚」则处于大宋与乌蛮的夹缝中,常沦为双方争夺的对象。
而最南边的乌蛮部落,跟罗氏等四大羁縻势力还不一样,完全不服从大宋的管辖,连「听调不听宣」都做不到,常年处于叛乱状态.这些乌蛮部落以得盖、仆夜等家族为首,通过武力征服僚人要求其缴纳赋税并提供兵源形成「僚兵」制度,然后裹挟着僚兵时不时就向北进攻处于山区里的两个盐监。
「或者说的直白点,乌蛮叛乱的根源,就是淯井。」
黄靖嵇说道:「淯井是天下闻名的盐井,这块大肥肉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各方势力无力顾及,落到了乌蛮部落手里,国朝当然不可能再容忍这种情况,于是派兵把乌蛮部落驱逐到了南边大山里,将淯井收归官营,所以从大中祥符元年开始,乌蛮便叛乱不断。」
「庆历二年乌蛮部落积攒够了实力,就开始与我军多次交战,控制盐井和掠夺僚人,而从庆历四年至皇祐元年,朝廷从四川乃至关陕各地调兵,历时五年才算平息叛乱但说是平叛了,其实就是把乌蛮部落赶回了山里,现在他们休养生息了五六年,又有了蠢蠢欲动的架势。」
陆北顾擡头望了眼头顶的葡萄架,新绿的藤蔓间已结出青豆大小的果实,阳光透过叶隙斑驳地洒在书页上,像是撒了一把碎金。
说实话,生活在这种平静而安宁的县城里,他其实很难想到同在一个州,竟然会有大规模的叛乱发生,而且从大宋开国到现在就没消停过。
「那你们说,朝廷就不能一举剿灭这些乌蛮部落吗?」
另一位同学,也就是这次县试排名第四的竺桢摇着蒲扇也凑了过来,扇面上墨竹的纹样已有些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