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事实就是,不管是谁,在庙堂上没有自己的圈子都很难生存下去。

而同年,通常是这个时代最有用,也是最容易形成朋党的圈子。

不过朋党一旦形成,无论组成之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会走向党同伐异的结局,这在大宋的庙堂上乃至整个华夏古代历史,可谓是屡见不鲜。

陆北顾从周明远刚才所言天圣二年与天圣五年两个小圈子之争,忽然想到了未来会发生的一件大事。

「没记错的话,包拯几年后好像就盯上了三司使这个位置,在韩琦的支持下把张方平搞了下去。」

《三朝名臣言行录》里面明确记载了韩琦说过「诸人欲以进奏院事倾正党,张方平、宋祁、王拱辰皆同力以排」,以及「庆历中,韩琦与杜衍、富弼、范仲淹同心辅政,更革弊事,援引正人。时张方平、钱明逸、王拱辰为两制,皆历中丞,故杜祁公而下,为三人者排逐,指为朋党」。

所以,韩琦与张方平的不对付,是由来已久的。

现在是嘉祐元年,今年张方平会复任三司使,与范祥一起挽救濒危的大宋财政,而眼下韩琦还未回到中枢,要到嘉祐三年才拜相,开启属于他的十年秉政时代。

再过三年,随着大宋财政的基本稳定以及韩琦的拜相,很快双方之间的争斗就会发生了。

所有身居高位的人,庙堂斗争这种事情都是避不开的。

而人的行为往往基于自身利益,很难以用非黑即白的单纯标准去判定。

所以不能用感情上的远近亲疏,以及平常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观点,来思考这些庙堂上的事情。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