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陆贤弟不必过谦。」崔文璟鼓励道,「你的《六国论》,气势磅礴,史论精当,足见底蕴。诗赋之道,与策论虽有不同,然『立意』二字却是相通。你只需将其化入诗赋的格律框架之中,紧扣题目所要求的『气象』或『情怀』,自能别开生面。」

他顿了顿,拿起案上一份旧卷,指着其中一首作为案例的诗讲解道:「譬如这首嘉州前年州试的『江楼晚眺』,题目要求『即景感怀,须见家国之思』。作答之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以景暗喻游子远行、国事飘摇,将个人羁旅之愁升华为对时局的忧虑,既切题,气象亦足,格律更是无可挑剔。此等『寓大于小』之法,陆贤弟或可借鉴。」

陆北顾仔细品味着崔文璟的分析和那首诗的意境,再结合自己练习时的困扰,心中仿佛拨开了一层迷雾。

他之前过于纠结于「气象」是否等同于宏大叙事,却忽略了在规则框架内,如何更巧妙地通过意象选择、情景交融来含蓄而有力地表达题旨。

这「寓大于小」之法,正是他需要磨链的应试技巧。

「崔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陆北顾真心实意地拱手道,「我此前确是过于执着于『气象』之形,而忽略了其神需附着于题目之骨、格律之体。看来这应试诗赋,首要便是『戴着重枷也要站稳』,而后方能在有限的方寸之地,浇灌出合乎规矩又不失性灵的花朵来。」

他这番比喻很是精妙,引得在座几位上舍生都赞同了起来。

「正是此理!」崔文璟抚掌,「陆贤弟悟性极高!这『站稳』二字,便是基础功夫,万不能因天热心焦或是其他原因而荒疏。至于如何在站稳后『起舞』,便需我等互相砥砺,多加练习了。来,我们再看几道历年真题,分析其破题关键与常用意象」

崔文璟等老生分享的技巧相当实用,陆北顾听得极为认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