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论的核心在于「战略重心」的选择,苏洵认为项籍空有「百战百胜之才」,却缺乏统揽全局、直击要害的「取天下之虑」,其败亡,非战之罪,实乃格局之限。
陆北顾合上文稿,心中思绪翻涌。
苏洵的分析不可谓不犀利,而这种「复盘历史、假设推演」的论证方式,本身也充满了思辨的魅力,令人拍案。
然而,陆北顾的脑海中,却浮现出后世无数史家对楚汉战争的剖析,以及现代战略思维的视角。
他认为,苏洵这篇《项籍论》的论点虽强,但并非无懈可击。
此时,书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北顾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苏先生此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陆北顾开口:「以巨鹿之战为转折,剖析项籍战略之失,点明其『无取天下之虑』的根本缺陷,我深以为然。」
他先是肯定了苏洵的核心观点,表示认同项籍格局不足的判断。
苏洵微微颔首,但眼神中的探询并未消散,他知道这只是铺垫。
陆北顾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凝重:「然则,苏先生所设『弃巨鹿而疾趋咸阳』之策,我以为虽为奇谋,却隐有三大难处,恐难如苏先生所期。」
此言一出,松涛斋内气氛骤然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