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欧阳修捻着胡须,看着陆北顾,他的嘴角噙着一抹极淡的笑意。

——这是一柄绝世好剑。

这把剑锋芒已露,而它指向的,正是那积弊已深的太学文风,以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选才积弊。

陆北顾今天的这篇《仲达论》,对于欧阳修来讲,不仅仅是证明了学古文体的年轻人可以强于学太学体的年轻人,就文章本身的内容而言,还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

因为,陆北顾《仲达论》,其关于「九品中正制导致曹魏后期权臣必然出现」的内容直接给他即将推动的科举改革、文体革新,送上了一份无可辩驳的理论基石!

太学体作为大宋选才制度的标准文体,已经十余年了,而这十余年间的四次科举里太学出身的进士,也出现了明显的抱团现象。

再发展下去,谁能确定,不会导致朋党盛行,以至于司马懿那样的权臣再度出现?

所以,欧阳修以古文体代替太学体,把这快要凝滞的上升通道给重新搅动成活水,这件事情才是极有必要的。

而此文一出,必将震动士林,其蕴含的「选才贵公」、「制度制衡」之理,将随着无数士子的传抄诵读,深入人心,成为瓦解太学体正统地位最有力的武器!

这才是欧阳修欣赏陆北顾的根本缘由。

陆北顾真的帮助他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

「文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你既有此才识,有此担当,便当以此文为始,莫负胸中所学,莫负官家求贤若渴之心。」

欧阳修并未如杨安国一般许诺什幺,只是最后意味深长地说道。

「好好努力吧。」

与此同时。

回距离国子监不远处太学的马车上,胡瑗靠在车厢壁的软垫上,闭着眼,面容在昏暗中显得格外疲惫。

他那只布满老人斑的手,无力地搭在膝盖上,随着马车的颠簸微微晃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