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此前文彦博阿附张贵妃,所以对于他到底能不能在「首相」这个位置上长久地干下去,许多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而如今刘沆罢相,文彦博虽然在六塔河事件上搞砸了,但还是得了监修国史的差遣,这就反而让人觉得他的地位稳固了。
文彦博的「首相」地位不可动摇,宋庠这里,自然也就没人来烧冷灶了。
对于这种情况,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会选择与宋庠划清界限的。
但陆北顾不会。
一方面是他的做人原则就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宋庠地位何其之高?学问何其之深?却毫无保留地把科举知识教授给他一个外乡举子,助他金榜题名,这是永世难忘的大恩;另一方面,作为熟读历史的穿越者,陆北顾有着别人没有的「天眼」。
这世界上只有陆北顾知道,宋府这种门前狗都不来的情况,还会难熬地持续一整年。
但到了嘉祐三年,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了。
在嘉祐年间云波诡谲的庙堂斗争中,短暂抵达人臣之巅的文彦博将被仁宗罢黜,枢密使韩琦递补进政事堂成为宰相,而为了派系平衡,仁宗会选择宋庠成为带着「同平章事」衔的枢密使,也就是所谓的「使相」,执掌大宋百万大军的最高军权。
穿过几重院落,依旧是那条通往书房的回廊。
廊下悬挂的铜铃在风中发出细碎清越的声响,与往日并无二致。
未时初刻,分毫不差。
陆北顾步履沉稳地踏上轩榭的石阶,推门而入。
熟悉的暖意夹杂着松烟墨香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周身的寒气。
书房内,炭盆依旧烧得正旺,发出细微的「哔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