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这也是欧阳修在组建考官团队的时候,把王珪拉进来的原因。

王珪虽然知晓欧阳修有意改变录取进士里太学出身之人甚多的现状,还知道这里面必然有官家的授意,但事先却并不清楚,欧阳修要搞的这幺大。

说实话,如果王珪事先知道欧阳修要把所有「太学体」文风的考生统统黜落,他是绝对不会掺和的。

他只想来给自身的履历镀层金,不想蹚浑水。

而王珪的话,其实也是绝大多数判卷官的观点,所以这话不是他的个人说的,而是在这几天的私下议论后,代表了大家来跟欧阳修商量。

欧阳修将那份「丙下」的卷子丢到一旁,抽动了一下他的酒糟鼻。

他当然清楚,这些被他连蒙带骗来的判卷官们,肯定是不愿意得罪太学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有大量太学学生通过科举进入了朝廷,与此同时,太学本身在取代了国子监之后,在大宋的学术界、教育界、思想界,均拥有崇高的地位。

不管太学是否愿意承认,太学的老师以及已经入仕的学生,确实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欧阳修的这种行为,明摆着是跟太学对着干,甚至要撅了太学的根,不遭到打击报复,是不可能的。

他作为文坛盟主,又有相当深厚的庙堂资源,再加上这件事是官家默许的,当然不怕打击报复.最坏的结果就是贬官嘛,又不是没贬过。

但下面的这些判卷官,肯定是怕的。

在这件事情上,欧阳修不打算装糊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