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起贾谢,正色问道。
「不能追—主君兵力不足,袁绍是主动退离,一路必会小心防备。若以少逐多,即便能胜也是大损,而袁绍却不在乎损兵折将——或许他正等着有人追击呢。」
贾翊摇头:「再说,袁本初此刻运族人尸骸归乡,无论其是否身有余罪,至少此事会被天下人视为孝义。若主君追击护骸归乡的孝子,便难再掌大义了。主君身为少师,不能做此事。」
刘备想了想,无奈的点头。
贾翊说的没错,袁绍很可能就是等着人追击他。
无论是谁追击,若追击者无法击破袁绍,那就足以证明袁绍是有能力攻破阳的,但却没有攻击一一这正能表现袁绍的『忠孝节义」。
即便追击者击败袁绍的部队,只要袁绍不死,也能被视为悲情英雄,并能以此证明其冤一一追击者必会被天下视为阻人孝行的无道恶人。
而且,袁绍要的是天下楷模的名望,他不会在乎兵力损耗的。
此刻,阳乃至周边所有势力,谁有把握在袁绍完全不在乎兵力损耗的情况下击杀袁绍?
袁绍身边还有七千精锐呢。
「身有余罪—.等等—文和,我觉着袁绍恐不会这幺轻易交还史侯刘备琢磨了一会儿,突然擡头道:「史侯若活着,袁绍的大逆之罪便洗不清,他怎会留如此破绽?」
贾翊也猛然一惊。
「.史侯怕是会死!」「史侯绝无幸矣!」
刘备和贾谢同时说道。
「文和,速去阳给董卓传信,请其追击袁绍-史侯无辜,我设法拖住袁绍一阵。」
刘备赶紧做出行动。
雒阳。
「史侯或有难?能有何难?史侯已平安回京,以其身上传闻,怎会有人加害他?」
董卓见到贾翎还是很客气的,他是真拿贾翊当善人的。
但他并没拿贾翊所说的当回事。
其实刘辩身上的传言确实算是一种保护一一不具备争储的资格,也就不会有人加害刘辩或是拿其作为筹码,虽然身上的八卦多了,但实际上风险和是非反而少了。
「董将军,史侯受袁绍挟持,此乃袁绍唯一无法洗去的大逆之罪,若还要制袁绍,便必须保住史侯这个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