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还是讲义气的。
好不容易说服了曹操,但军议时,袁绍又犯了难。
「国贼执掌朝廷,我等必被诬为逆乱之军-为今之计,当速攻以求早日致胜,若是久战,数万兵士皆忧心家小,恐一朝尽散—.」
袁绍向帐内『群贤」们问道:「不知诸位谁愿做先锋?」
众人面面相。
冷场了好一会儿,张提议:「鲍韬勇武过人,当可为先!」
鲍韬是鲍信的弟弟鲍信一听不乐意了:「张府君兵马齐肃,又有海内奇才臧洪相助,必能先登破敌!」
这是说的张超,张邈的弟弟。
张超左顾右盼,盯上了卫兹:「卫子许谋虑深明,规略宏远,胜我百倍,又熟知关内地貌人脉,当为先锋!」
这也没说错,卫兹做过河南尹东部尉,对雒阳到荥阳这一片的地形和人际关系确实更熟。
卫兹看了一圈,发觉好像推不出去了,转头看向曹操:「孟德曾大破黄巾,乃知兵之人,不如以孟德为先?」
曹操看着这群『贤才」,叹了口气:「我部仅三千余众,兵马不足—我等聚众在此,优势便在于可多路分兵。既然诸位各有推举,那便兵分几路一同出战,只要有一路破敌,便可齐攻其破绽..」
这倒是实实在在的军略,十二路人马,若是合在一起行动,互不统属,肯定是没法指挥的。
反倒是兵分多路,迫使对手也只能分兵,这就很适合人多欺负人少。
众人皆赞曹操有能,袁绍便表曹操为征西将军,鲍信为破虏将军,鲍韬为将军,卫兹为偏将军,连同张超一起—.分作四路,同时出兵,清扫虎牢关以东的各个据点。
这些将军号反正都是区域网称号,群内头衔,又不用发工资,袁绍当然是随便批发。
但袁绍确实很了解曹操,这征西将军虽说算不得真货,但至少能使曹操心里舒坦。
另一边,虎牢关。
刘备发出的文也得到了不少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