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61章 何为名门

六月下旬,刘备再度来到冀州,走的是安平方向,顺路去观津县找了趟牵招。

牵招的父亲去世了,按礼制牵招必须守孝三年。

但如今天下大乱,安平现在既不安又不平,显然是没法在这儿守孝的。

牵父临终前便让牵招不要守着坟茔,去西河追随乐隐继续读书。

守孝最好的方式确实是追随老师求学,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用心学问,居丧时很多事不能做,也正适合专心读书。

牵招也正好顺路把邹靖的部曲带到幽州去,以免邹靖无人可用。

那些部曲随着牵招一起离职后,在安平倒是做了不少事。

他们现在没有公职,其它地方没法管,但安平国东部的乱贼已经被他们完全平定——不是平定黄巾,而是平定趁乱搞事的匪徒。

真正的黄巾其实没在安平境内聚集,尤其是乐隐与牵招的家乡观津县一带,几乎看不出动乱迹象。

乐隐全家都已被接到了西河,家里没人,刘备经过老师家门时,见其门前放了几袋粟米,米袋上已落满了草叶灰尘。

要知道,冀州今年相当于全州抛荒,人人都没饭吃,很多地方草根树皮都被扒光了,但乐隐家门前放的米却没人去拿。

太平道对乐隐这种真正的大儒确实是很尊敬的。

谁公道,谁不公,谁真有德行,谁欺世邀名,当地老百姓心里都很清楚。

「前几日,渤海太守龚景与青州刺史焦和接连派了人来,试图辟我为吏,我以孝期为由拒绝了……此二人皆是汝南人,且他们还留了袁司徒欲征师尊为司徒掾的辟书。」

牵招拿出一封帛书对刘备说道:「师尊去了西河,他们没找到人,便托我转交……此事是否要告知师尊?」

「袁隗的征辟,师尊不会应的,告知师尊亦无妨。」

刘备摇头:「师尊不是那种容易受蒙蔽之人。」

「但若是师尊想以此缓和大兄与袁氏的关系呢?」

牵招叹了口气:「大兄,你可能不知,师尊其实一直很担心你,说你常以身行险,又和豪门有怨,怕你出什幺意外。我担心师尊会应了征辟为你说和……」

「……那,子经且转告恩师,请恩师安心在西河教书育人,只要恩师不被名门所胁,我便不会出意外,恩师会明白的。」

刘备想了想,让牵招给乐隐带了信回去,以免乐隐放心不下。

豪门的手段并不仅仅只有阴谋,还有阳谋,而且这种阳谋很麻烦——如果乐隐被人挟持,刘备就真的麻烦了。

最麻烦的是,乐隐的门生恐怕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而其他人可未必能像牵招这样稳得住。

「子经去了西河,顺便也寻访一下涿郡有哪些人被袁隗招揽。若我所料不差,恐刘氏宗族各家都已受其征辟……子经且与宪和、左沅一起商议行事,若有必要,可以不与人讲道理,只要能保障西河安宁就行。」

刘备嘱咐道。

牵招带人回了西河,刘备则南下到了甘陵与刘虞会合。

甘陵与广宗县隔得很近,中间只有一条清河相隔——甘陵国原本就叫清河国,汉安帝的生母孝德皇后葬于清河厝县,之后厝县便改名甘陵县,清河国也改为了甘陵国。

清河上有座桥,连接广宗与甘陵两地,这座桥名叫『界桥』,也就是巨鹿郡与甘陵国的分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