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可是,刘备向甘陵豪族发了征粮的军令之后,基本没能得到回应。

只有甘陵崔家派了人前来相告,说族中没有余粮,但庄园地窖留了粟糠干草,包括屋宅在内,都任由刘都尉随意取用。

甘陵崔家确实向来有清名,以学术立足,但这清流名声主要是因为他们受了党锢,实际上甘陵(清河)崔氏族内仆从数千,整个东武城全都是他们的土地。

而且东武城既没有受到流寇洗劫,也没有被黄巾攻击,甘陵豪族也大多依附于崔家。

他们没余粮?

反正刘备不信。

但甘陵崔氏好歹还算客气,起码人家愿意把留在东武城外的庄园屋舍地窖什幺的让刘备随意用,也算给了面子。

而甘陵北边的安平,还有个安平(博陵)崔氏,这家以前也出自甘陵崔氏,本是分支,但此时已比甘陵本宗更兴旺。

北至安平信都,南至甘陵东武城,方圆二百里,所有的土地全都属于安平崔家——除了两个王室陵园之外,所有的地都姓崔。

这就是唐代五姓七望之首,一门出了十六个宰相的崔家。(注:目前安平和甘陵还是王国,博陵郡和清河郡是曹魏时期的称呼。)

虽说他们宗堂在安平,但他们在甘陵境内有大量土地,刘备当然也要找他们征用军粮。

可安平崔氏压根就没搭理刘备。

安平崔氏宗主名叫崔烈,目前任职廷尉——这个职务确实是有底气不搭理刘备这个郡都尉的。

但现在,如果不把这两个崔家搞定,刘备就没法在甘陵境内弄到足够的粮食。

因为其他豪族,全都以这两个崔家马首是瞻。

「郎君,崔烈与其长子崔均皆在京中为官,但崔烈次子崔钧与其父兄颇有不同,或许可以寻崔钧试试。」

张郃对冀州士族还算了解,给了个建议:「郃前年及冠时曾见过崔钧,当时族内本欲送礼请其为郃清议点评,但他未收礼物,说是不以财货评人。且其人褒扬过乐先生,说乐先生德昭天下,当为万世师表。」

「崔钧何许人?」

刘备孤陋寡闻,没听过这个名字。

「崔钧字州平,与郃同年。其兄崔元平早已入京任职议郎,但他却不愿蒙父荫为官,而是到处交结名士,在冀州颇有名声。」

张郃解说了一番:「不过……此人品行常得人称赞,但其人不通实务,只好清谈评议,郃藉藉无名,入不得其眼。但郎君却有偌大声名,又有乐先生这番情分,若要从崔家取粮,郎君可先结交崔州平。」

崔州平?

这名字刘备就很熟悉了。

士人之间相互评议在这年头是正常现象,清流点评运作扬名也是惯例,那些名士基本都是这幺运营出来的,张郃也是冀州士族,及冠时打算让崔州平点评也很正常。

交的朋友多了,无论哪个当了官,都能相互运作一二。

这年代的名士常常出外访友,大体上就是因为如此。

其实这年头的名士点评大多都是要收钱的——就像现代那些有粉丝的博主收GG费恰饭一样,点评是清流名士的主营业务……

曹操当年曾在乔玄引荐下见了汝南许劭(许子将),请许劭点评,但许劭不说。

曹操知道这是要意思意思的意思,但那时候曹操还是个败家子,没挣钱,拿不出意思来,就只好掏了把刀子在许劭面前比划。

见了刀子之后许劭不得不开口,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这其实不是什幺好话,意思就是你曹操就是个导致社会不安定的黑社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