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朝廷再怎幺不公,就算得不到任何功劳,至少能让朝廷不敢算旧帐,哪怕是用黑山张燕的方式让朝廷承认也行。
这事韩遂其实愿意帮忙,但韩遂刚杀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在羌人眼里是仇人,不太好办。
因此贾翊便来找段求助一一对段频而言这事可就相当简单,只需要露个面就行。
可现在段颍身故,没法再次复生,那这事就只能求助于刘备了。
「贾某所求便是此事若是能服先零羌,朝廷必会重新审视凉州之事。朝廷未筹刘将军之功,刘将军也可藉此事使朝廷改变决议。」
贾翊其实多少有点误会,他以为刘备是段频的继承人一一刘备送段频归乡,又敢私自平凉州叛乱,任何人都会这幺想的。
但刘备真的和羌人不熟「刘某不是段公,没有让羌人听令的本事—而且,文和兄,既然朝廷功报中并未提及刘备,
那刘某便是受朝廷之忌,眼下刘某境遇并不比令师稍强。」
刘备也是刚从贾谢这里得到朝廷的情况,他倒是立刻明白天子是在忌禅自己。
「那此事便得改一改——既然无法快速收服羌人,那便该让羌人复乱!」
贾翊看来是早就想明白了的,立刻就有了新谋:「张温不是谎称凉州早已平定吗?那就让凉州不再平定此事同样可以逆转。」
「文和要挑得羌人反乱?」
刘备有点犹豫:「凉州兵乱已久,本就破败,若大乱又起,凉州之民如何存身?」
贾谢闻言盯着刘备看了许久,随后拱手俯身:「刘将军仁厚有德,贾某佩服!可是,将军可知凉州之民想要的是什幺?」
「.—愿闻其详。」
刘备也想听听当世智者的看法,
「是公平。」
贾翊叹了口气:「将军,如今天下纷乱,但无论是羌氏还是黄巾,亦或是南方诸蛮之叛,皆因不公而起。」
「黄巾之乱以天地人公为号,此前北宫伯玉之乱也是因官僚不公而起,羌人虽惧段公而去,但其忧患并未解除,早晚都会复乱———"
「既然早晚复乱,不如现在便乱,也好让朝廷看到不公之祸!」
「将军仁厚,又有强军,正可制约羌人,使其乱而不乱——将军在河内已做过此事,不妨再做一次。」
贾翊说得倒也直白,就是要让刘备再威胁朝廷一次。
「可羌人并不会听我号令,如何使其乱而不乱?再说,即便羌乱,也需要羌人再入三辅,朝廷才会重视可若是真让西州再度大乱,恐文和自己也不愿意吧?」
刘备摇头道:「文和是还有半策未讲吧?不如一并说完。」
「哈哈——.正如将军所言,贾某也不想家乡真正生乱。」
贾翊笑了,朝刘备点头言道:「将军与董仲颖平凉州,三辅诸将也曾并力。但除董仲颖等几人之外,三辅诸将中参与平乱之人未得寸功,反倒是之前战败的关东诸公分获功劳—将军以为他们可心服?」
「你是要让我召集平乱诸将,使其众口一辞,此事根本无需羌人—只需凉州、三辅所有军将皆称西州复乱即可?」
刘备明白了,难怪贾翊要来找自己。
眼下只有刘备能办到这事,因为刘备仍是三辅监军,可以名正言顺的召集三辅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