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多问了一句。
「谋逆作乱者皆不可赦……」
左沅回过头:「天子在临淄,我的孩子也在临淄。为了孩子安危,我不敢有仁恕之心,不能留任何余孽……一个不留。有劳请贾尚书费心了。」
贾诩低头道:「夫人乃女中豪杰,实为右将军之福。」
片刻后,楼下等候的冥卒开始四散。
「烧掉临淄南门外的宅院,请宪和打出陈宫旗号鼓噪攻城,让元直打司马俱的旗号……」
「子龙在城东淄水边截击……」
「让隽乂在于陵截击……」
贾诩正不断的传着具体的调令。
冥卒们也正分头驱马奔向各地。
这些冥卒和赵云手下的军法官看起来截然相反。
他们全身上下都是暗褐色,褐色的盔缨,暗褐色的衣甲,棕褐色的战马……
身上看起来全都是用了多年的老旧装备,甚至都有包浆……无论是在夜色中还是平时,看着都很不起眼。
但这种旧装备很贵,这不是做旧的,是真的用旧了的。
只要是领军之将,就会明白这些老兵和旧装备有多值钱。
济南方向,田豫在土鼓县北边的山坡上设了营,弩阵卡在从土鼓到临淄的必经之路上。
郭嘉在东平陵调度军需,但并不是调给田豫的,而是给张郃的,主要是马。
张郃的部队快速赶到了济南于陵。
祖茂在临淄城北的淄水岸边等着伏击。
北海方向,关羽的部队与管亥走水路到了都昌后立刻分头行动,管亥去往了东莱方向,关羽领军去了平寿。
……
其实每个人都贪,只是贪的不一样。
刘备也贪。
刘备总是会在看起来不完全适合的时候就提前发布政令,因为任何政令想要真正有效运作都需要时间,要从地方到州郡扩散,或是从小规模发展成大规模。
就像屯田,如果没有一开始就严格执行的军制,现在屯田就没这幺顺利。
策试也是,如果不是先在青州办了稷下学宫和各个实务学院,想直接搞策试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如此也只能一个一个州慢慢推行。
这是一种贪效率的思维。
但短短几年,搞了这幺多激进政策,当然是有后遗症的。
豪族的心态不会快速改变,人的思维惯性也不会太快变化。
青州目前还有许多豪强。
最初,刘备让陶谦清理了大量豪族,留下来的都是当年没有假冒黄巾参与青州暴乱的。
在刘备入主青州后,豪族们在兵锋下妥协了。
可随后,刘备一直没有任用豪族出身的名士,而是大建官屯,扶持部曲、商贾、海贼、寒门等等。
按照青州豪族的惯性思维,刘备要不了多久就会无人可用,到时候时总会用他们的,就像前面几百年那样,齐鲁秦汉旗帜不断变幻,但豪强仍是豪强。
可没想到,刘备搞了个策试取士,宁可用佃户黔首做官也不用名门儒士。
就连郑玄这样的大儒也离开刘备,回了老家教书。
当然,郑玄对刘备本人没什幺意见,只是理念不同而已。
而且,策试考出来的实务官确实比举孝廉的靠谱,真要论德行,那也得能干事的官才有资格谈德行。
若是啥事都不会做,只知道空谈仁孝礼义,这种『有德之士』对老百姓有啥意义呢?
光喊口号可吃不饱……
郑玄回乡后并没有诟病刘备的政策,他门下也有寒门士子尝试去考了策试。
富则研究学问传名声,穷则多学实务讨生活,郑玄其实还算开明,但他的立场确实不能公开支持刘备,要不然儒门名士这个『行业』可就没市场了。
而青州豪族当然就傻眼了——刘备是将豪门和黔首同等看待的。
这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若是别的地方,这些豪族可能早就另寻门路了,就像河北那样。
或者是勾结外部势力设法翻个浪,就像兖州那样。
可偏偏刘备把刘协带来了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