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郡县没有守军,天子就在临淄,刘备的妻儿也在。
临淄甚至没有城墙……
还有陈宫的人与各家豪族联系,一起成就大业……这当然是青州豪族们「推翻暴政」的最佳时机。
这样的好机会,或许一生只能遇见一次。
……
深夜。
东安平,当地豪族司马俱隔着淄水望着临淄的东阙楼。
东阙楼起火了。
临淄城内也隐隐传出了喧闹声。
司马俱身后的河岸边,已经聚起了近万人。
而且……
他们全都戴上了黄巾。
青州这些人似乎已经形成了习惯,凡是作案,必佩黄巾。
反正所有坏事都可以推到太平道头上。
或者说,他们本就习惯把所有恶事都推到别人头上。
「主君,陈公台大军已经攻入临淄。」
有人向司马俱禀告:「临淄城内各处起火喧哗,战况激烈。」
「总算来了……举旗!让徐和进军!」
司马俱举起长剑:「全军渡河!清君侧!」
……
临淄北部,躲藏了好几年的徐和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从利县出兵。
北海平寿、营陵两县也有地方武装冲击官屯。
东莱也有不明海寇上岸作乱。
一时间,青州各郡出现了多支『起义军』,全都不满刘备的『暴政』。
这大概算是第三次黄巾之乱了。
治下有人造反,并不一定就是治理得不好……也有可能是治理得太好。
天子喜丰年,豪门爱灾祸,若是让老百姓吃饱了,也是有可能被说成『暴政』的。
……
土鼓县。
一小队兵马自东而回。
「陈府君,临淄已起火喧哗,司马俱已经动手了……趁着此时天色未明,最好赶紧出兵?」
范强问陈宫:「如今城外已只有田豫一部人马,挡不住我等的。」
陈宫看向范强身后自己的部曲,其部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也看到了:「主君,赶紧出兵,临淄正几面受敌,我等可趁夜绕开弩阵……」
「那便出兵,奔袭临淄!」
陈宫转头看向袁遗:「伯业,你是与我同去,还是留守此地?」
「我就在此据守……你们自去吧。」
袁遗说什幺也不出去了。
陈宫的队伍离开土鼓县,从东边的于陵方向直奔临淄,看起来似乎绕过了田豫的防区。
从土鼓到临淄,急行军只需一天一夜。
但到了于陵,张郃的部队突然出现,从侧面冲进了陈宫的队伍。
这形势,和之前从泰山北麓出来被赵云侧击时没什幺两样。
没了高览,陈宫自己亲手领军的水平确实有限,具体领军并不是什幺人都行的,而且最容易中伏的人就是心有贪念且身后无退路的人。
自知只能向前,敌人也知道你只能向前……被侧击就是必然的。
见张郃部队数量不算多,陈宫原本还打算仗着人多冲一冲。
可是,刚下令让部曲包围张郃,陈宫突然后腰一痛,随即全身如绞。
范强的刀正捅在陈宫腰子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