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只要一天不死,就不会负了国公府。

朱希忠听了这话,身子顿了片刻,才喟然一叹:「臣侍奉三朝,尽享天恩浩荡,当真是三生有幸。」

不管信不信,这个恩也谢。

他也知道,皇帝作出这种承诺,已经是极限了。

总不能让人对天发誓吧。

朱翊钧点了点头:「我娘亲有个侄女,到了适龄的年纪了,国公家若是有俊彦,可以互相走动一番。」

这是给朱希忠承诺之外,一点实际的好处。

不比张宏、蒋克谦这种小角色。

一位锦衣卫指挥使兼三公,若只是口头承诺,终究还是太薄弱了。

让国公府与李太后沾上姻亲,多一分底蕴,才算看得着的好处。

方才他已经与李伟谈论过此事,不能说是意动,只能说是欣喜若狂。

有李伟的态度便能放心对外许诺了——毕竟不是自由婚姻的年代。

外戚的婚事,多是结勋贵,例如李太后的妹妹,就嫁了平江伯陈王谟。

朱翊钧能做的,最多是把关一下,对面不是个烂人,身后势力也不是爱作死的,就够了。

但要是想找什幺才华出众、貌如潘安,那还是洗洗睡吧。

朱希忠不意想新帝竟然这般大方。

刚做了事,立刻就有此厚报,连忙拜谢道:「臣……」

朱翊钧打断了这些不必要的环节:「好了,说正事。」

朱希忠连忙闭嘴,暗道果然,甜枣之后必有差遣。

朱翊钧看向朱希忠,开门见山:「去年,先帝想复起顾寰总督京营,结果被弹劾致仕,这事你知道吗?」

京营,就是常驻京城的卫戍营,而总督,就是京营的主官。

去年先帝力挺顾寰掌管京营,结果言官们前赴后继弹劾顾寰老迈。

广西道御史王宗载更是说,顾寰贪权恋位,离间君臣,要夺他爵位。

吓得顾寰连夜突发呆症,直到先帝同意他致仕才得以痊愈。

至于是不是真的老迈痴呆才被弹劾的?

他只知道历史上,顾寰明年就会复起,掌左军都督府事——至少张居正看来,顾寰是没有老迈不堪的。

朱希忠自然是知道这事的,他也不遮掩。

直话直说道:「镇远侯顾寰其人,从嘉靖十二年开始,历任左军都督府、南京中军都督府、漕运总督、右军都督府,任两广总兵时,还有阵斩资历」

「尤其嘉靖三十三年,庚戌之变后,特旨入京,整备京营。」

「武功昭彰,威望隆重,位居三孤……非兵部所能节制。」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还不明白就是傻了。

五军都督府,本就是枢密院的底子;总督漕运,有治政之能;提督两广,有阵斩之武。

更别说在嘉靖年间,就临危受命,奉旨改制京营的强势人物了。

这样一个文治武功都出类拔萃的勋贵,要将京营拿在手里,兵部也只能眼看着。

或许是某些人不愿意坐视这样的事发生,所以,便有了一场场弹劾。

朱翊钧听罢,没有直说他为何问起这事。

反而继续追问道:「那接任的彰武伯杨炳呢?」

此人接任,反而没掀起什幺波折。

朱希忠叹了口气:「彰武伯杨炳提督京营后,第一件事便是将上奏直达天听,改为经由兵部部议,由兵部覆奏后呈上。」

流程的改变,就是权力的改变。

打报告对接皇帝,变成了中间过一道兵部,这就是一改顾寰时期的超然地位,向兵部低头,伏低做小了。

英宗以后,勋贵这幅模样才是常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