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葛守礼时,不由多看了两眼。
冯保一时拿不准高拱的路数,却也不能什幺都不做——李太后还等着高拱致仕的奏疏呢!
他抢先一步,向通政使韩楫问道:「韩通政,元辅致仕的奏疏送上来了幺?可别又弄丢了。」
这种不涉及各部司配合的政事,只是单纯致仕的奏疏,自然是不用廷议的。
所以都是直接交到通政司,或者越过通政司直接交给司礼监,再呈达天听。
韩楫有所准备,很是自然答道:「元辅的奏疏已经送到通政司了,待到分挑归档后,便会送进宫。」
送进宫的奏疏都是要誊抄备案的,以便各部司查询,这是正当理由。
但冯保却等不及:「已经在通政司了?咱家这就遣人去取!」
也不等韩楫回话,便支使太监去通政司去奏疏。
他要立刻送进宫,走完批红的流程!
高拱这厮,必须尽快致仕!
那太监刚要往外走,葛守礼突然叫住了他:「稍待。」
众人都朝他看了去。
葛守礼从袖中拿出一封奏疏:「冯大珰,元辅让我代呈一封奏疏,不如,等廷议过后,一并送进宫吧。」
旁人脸上多是若有所思的神色,但冯保却立马联想到了什幺。
他不着痕迹给葛守礼的说辞挡了回去:「咱家还不缺这点人手。」
那小太监得了暗示,立马直奔通政司。
冯保这边说罢,又朝吕调阳使了个眼色。
吕调阳接过话茬:「葛都御史,这奏疏,是议论什幺事的?」
他对奏疏内容心知肚明,但有些话,是说给别人听的。
可惜,葛守礼自然懒得搭理他。
葛守礼面无表情道:「我只是代呈,不曾看过。」
「既然是廷议,总归是要给诸位过目的,吕尚书莫急。」
说着,他便要将奏疏递给身侧百官。
「慢着!」
冯保突然出声制止,葛守礼的动作也是一滞。
待到百官都向自己看来,冯保才说道:「元辅这封奏疏,咱家事先可不知道。」
廷议是有议程的,否则各部司怎幺知道自己该遣谁来廷议?
眼下突然插进来一事,就是说,这奏疏,是在议程之外,不合规矩。
葛守礼针锋相对:「这是内阁的奏疏。」
言外之意,就是内阁的奏疏,自己上奏自己拟票,只是廷议走个过场,是临时插进来的,并无不妥。
冯保点点头:「这话是没错,不过……」
「咱家事先不知道,自然也无法事先说与陛下知道。」
「陛下既然来听政,岂能一无所知?」
文华殿内突然一静。
就连朱翊钧都忍不住擡头看了一眼冯保。
什幺叫你不知道,所以没跟我说?
说得好像其他事你提前跟我说过一样。
不过,冯保这话,是想拉自己进场吧?
这封奏疏到底说了什幺,让冯保这般忌惮,既然不惜让自己出面来顶?
他又怎幺笃定,自己一定会跟他站在一边?
吕调阳也突然附和道:「正是如此,葛都御史理当将奏疏先呈与陛下阅览。」
百官目光在葛守礼与御阶之上来回逡巡。
都是人精,也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如今高拱深陷风议,却一反往日常态。
不仅没有串联九卿言官,上奏挽留,甚至昨日无论是门生,还是故旧的拜访,统统拒之门外。
这位唯一进了高拱家门的都御史,又突然要代呈什幺奏疏。
这就罢了,那位司礼监掌印似乎知道什幺,非要让皇帝介入。
百官恨不得从这几人脸上看出花来。
葛守礼还未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