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都要一查到底!无论查到谁,都绝不容情!
好激烈的行事!
马自强闻言,摇了摇头道:「恐怕,要的就是一查到底,此事,也该有一场腥风血雨。」
谁还没个下到地方的时候?
朝臣都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甚至大多都是有过巡抚地方的经历。
内阁辅臣手下一大票门生故吏,更是不乏地方督抚、三司主官,此事一生,无不义愤填膺——万一自己也遇到这种怎幺办?
几位阁臣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更别提还要考虑到事后影响。
这种事要是放任,以后都有样学样,政令就别想出京城!
往后度田,改税,是不是都得拿钦差祭天!?
无论怎幺考量,刺客政治这种事情,必然要倾力扑灭。
一开场就定性是谋反,反而才合情合理。
诸大绶不无担忧道:「不是该不该的问题,就怕狗急跳墙,致使地方糜烂。」
要是态度缓和留有余地,多少也能起个麻痹的效果。
届时也可以抽丝剥茧,稳定局势的前提下,再逮问罪魁,到那时候,要抄家灭门,也可随心所欲。
反而怕就怕在一上来就行事激烈,真把人逼得扯旗造反,遗患无穷。
马自强听了同僚的话,手上的动作一停。
他擡头看了一眼诸大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端甫或许还不知道。」
「在陛下让内阁诸辅臣去承光殿议事之前,先见了掌宗人府事驸马都尉邬景和。」
他作为张四维的儿女亲家,晋党中坚,消息比诸大绶自然灵通不少。
诸大绶一怔:「邬景和?」
话一出口,他立马后知后觉!
掌宗人府事!湖广的事,皇帝却把宗人府叫去,必然不是无的放矢!
这是真有瓜葛,还是单纯要往这个方向牵连!?
马自强点了点头:「所以,造反这种罪,过了这个村,或许就没这个店了,这位陛下,心黑着呢!」
他心在晋党,不在局中,反而看得更清楚。
罪名的定性,是表态用的。
而湖广值得皇帝和内阁这般表态的人物可不多。
士绅、武夫,甚至轮不到罗织罪名的地步,无论是群盗,还是造反,都没什幺区别。
反而是封疆大吏、以及宗人府上挂号的某些人,才值得一上来就表态,不留回旋的余地。
诸大绶若有所思。
正在这时,一名小吏敲开了房门。
见两位侍郎都在,正好省了一趟,开口说道:「二位部堂,陛下召顺天府尹孙一正入宫了。」
两人齐齐一惊,互相对视了一眼。
……
从午门进入皇宫,距离西苑有好长一段距离。
孙一正跟在李进身后,扭头看了看周围。
见得四下无人,才从袖中掏出一锭黄金,贴近李进,将黄金往李进袖子里塞。
「公公,孙某不让您为难,您且告诉我,陛下召见是所为何事便是。」
内臣领着锦衣卫的人上门,直接半强迫式地将他领进宫,换谁来能不惶恐?
最令人提心吊胆的,还是不知道究竟什幺缘故!
贪腐?
不是说万历元年以前的事既往不咎吗?
后来虽然又小拿了一些,但也不至于大动干戈。
或者被弹劾了?
那也应该是让他上书乞罢,而不是召他入宫啊。
别是给他送礼的湖广贵人,真与此事有牵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