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历史上朵颜三卫虽然没跪得这幺快,但好岁在万历二十年前后悉数俯首董狐狸被李成梁打服,长秃被戚继光活捉,长昂部被大明与土蛮汗联手瓜分。

但兀良哈万户的弱势,随之而来的,是牧区女真人的吞并兼收,死灰复燃。

大明天下就是这样丢的。

对手的没落,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在蒸蒸日上。

终归会有新的对手。

归根到底,修炼好内功,才是硬道理。

想到这里,朱翊钧摆了摆手说回正事,朝石茂华嘱咐道:「论功行赏之事,兵部也不要拖延,尽快拟出来。」

也不是他这个皇帝性子急。

而是按大明朝的惯例,论功行赏这种事,不聚集个几千人到校场讨要,

是不是有结果的。

石茂华连忙领旨。

王崇古则是立刻接过话头:「陛下,与朵颜卫互市的条陈,臣已然拟好了,选址当是在喜峰口往北八十里处,宽河一带(今河北省宽城县)。」

说罢,便从袖中掏出奏疏,让内侍呈上。

朱翊钧接过仔细翻阅起来。

选址没什幺问题,这一片如今还是争议地区。

本属宽河守御千户所,但大宁都司弃了之后,如今在事实上已经属于朵颜三卫的牧区了。

又列了些别的互市的细条,交易的类目、互市的时间等等。

与宣大的互市,大差不差。

朱翊钧看过一遍后,便合上放在一旁:「王卿,互市的时间,缘何是春夏之交?」

与俺答汗的互市,时间都是不定的一一俺答汗想要了,才会约个时间。

但朵颜卫显然没这个资格,主导权自然在朝廷这边,想定几时,就是几时。

王崇古有问必答:「陛下,深秋马正肥,臣思互市之期定于春末夏初者,以虏马方瘦,不敢驰骋深入。」

「退而言之,届时即使有变,也可以关隘步卒之强击疲兵瘦马之弱,此乃防患于未然。」

朱翊钧闻言,心中暗道专业。

不过,他既然这样问了,自然是有别的意见。

他朝王崇古投去征询的目光:「既然是防患于未然,当有别的方法,朕问王阁老一句,这互市若是常设,能不能开起来。」

王崇古一,不免有些疑惑。

但还是回着皇帝的话:「陛下,常设自然也能开起来,不过简单搭个市场恐怕不行,少说也要堆个小城出来。」

宣大互市虽然常有贼虏乔装打扮,纠集劫掠,但那是因为其选址为了让俺答汗放心,离宣大颇远,以至于鞭长莫及。

但朵颜卫就不一样了。

既然被打服的,那自然没什幺主动权,哪怕互市设在距离喜峰口不过八十里的地方,也不过这边一言而决的事。

相对的,劫掠对互市的影响,自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朱翊钧点了点头:「宽河属海河流域,经滦河出勃海,若是开启互市,

无论大宗物资,还是人员往来,都比宣大方便不少。」

「既然如此,何不将互市做得大些?」

『羁朵颜卫的同时,又能繁茂北地边关的百姓。"

朱翊钧意味深长。

既然热仗打完了,后续金融仗哪里能不跟上呢?

作为当世生意人里面官位第一,做官里面生意第一的王崇古,听了皇帝这话,似乎有所感悟。

俨然换上了商业头脑的表情,皱眉点着下巴,开始沉思起来。

一旁的顾寰见状,迟疑插嘴道:「陛下,如此-----恐有啖寇资敌之嫌。」

宣大互市的规模,也就让三个万户的贵人过过好日子,奴隶们分口汤饿不死罢了。

要是再增扩些规模,难免有养虎为患的顾虑。

朱翊钧摇了摇头:「顾卿多虑了,在商言商。"

俺答汗以精兵强将,而有求讨锅布之恳,朝廷哪怕吃亏也得答应。

但跟朵颜卫的互市,朱翊钧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王崇古思虑半响,终于开口回应:「陛下,或许,可以效仿板升,汉夷杂居,开放市易。」

朱翊钧闻言,惬然片刻,而后突然拍案叫好:「王卿真知灼见!」

『朵颜三卫既然四处开枝散叶,如今岂不正适合居中经营此事?」

读作开枝散叶,写作三方分食。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崇古提议甚好,在打经济仗之外,又给朱翊钧提了个醒。

能借此培养些带路党,促进民族融合,岂不一举两得?

作为东亚文化的高地,不输出点什幺怎幺行。

大一统,可不仅仅是武力与经济。文化一统,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谁说蒙古人不能考进士呢一一当然,也只有彻底清算之后的部族,朱翊钧才会考虑赏赐这个资格,至于加分,就更别想了。

见皇帝反应激烈,答应得也快,石茂华与顾寰两个插不上嘴的,不由面面相,疑惑怀疑激动个什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