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压根没叫高仪、马自强。

南郊祈天连皇帝都步行,朝臣们自然也没肩舆坐。

午门一路走过去,对老骨头可不友好。

张宏小心回着话:「陛下,大宗伯说,他时日无多,想最后再露露面。」

朱翊钧无奈摇头,这小子越老越是顽童,如今竟开始任性起来了。

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可能给人回去。

只好跟张宏吩咐道:「你稍后安排人,沿途扶一下几位老臣。」

张宏躬身应是。

朱翊钧低下头,让身高不够的宫人替他戴冠,口中问道:「昨日星象之后,又有什幺热闹?」

如果说礼法对皇帝和土人都各有钳制的话,那天象,就对皇帝的针对性武器了。

不管效用如何,必然会有人想用一用。

张宏似乎想说的有点多,心中整理片刻才开口:「陛下,昨夜彗星侵紫微后,京营右参谋赵用贤,暗中去了石茂华的府上。

1,

朱翊钧听到赵用贤的名字,心中只觉遗憾,叹道:「为什幺吴中行都能养熟,委以重任的赵用贤,反而就无动于衷呢?」

京营他早就撇开了兵部,将人事、军饷全都收回了手上。

现在实际就是总督顾寰、左参谋郑宗学、右参谋赵用贤,三人分管兵事、政事。

赵用贤位低却权重,这般要职,没想到还是要跟自己唱反调,

一旁的李进突然开口道:「陛下,或许是广东盐课司提举陈文周的缘故,赵用贤的这位岳父,这两年频频遣人送珠宝、财物给女儿。」

朱翊钧不禁摇了摇头。

这就是大明朝封建官僚阶级的鲜明特征,中枢官跟地方的官吏、土绅联姻。

后者给前者输送利益,前者在政策上给后者提供剥削保护。

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朱翊钧摆了摆手:「让都察院温纯给两广总督殷正茂去函,革查陈文周张宏记了下来。

而后再度开口:「此外,元辅的学生御史刘台,今晨上疏弹劾元辅。」

「列举了元辅驱逐先帝辅臣定安伯,独断专行提拔亲信申时行、张翰,

用考成法胁制同僚,在湖广兴建宫殿、养上千美妾等事。」

「即便通政司已经把奏疏按下了,外面还是已经传开了。」

张宏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皇帝,将外面传的张居正与李太后的事瞒了下来。

朱翊钧自然没有察觉,只是冷笑一声:「此前才引了首辅李贤夺情的故事,今日就有样学样,来这幺一出学生弹劾老师,好啊!」

当初首辅李贤的情况跟张居正差不多。

虽然彼时的内阁没有如今这般强势,但李贤靠着深得皇帝信任,同样大权在握一一「凡左右荐人,必召贤问其何如,贤以为可者,即用之;不应者,即不行。」

而这位李贤夺情之际,便是被其门生罗伦弹劾。

也是自此之后,夺情不再是大明朝的「惯例」。

这是在弹劾之外,还打起了历史渊源牌啊。

张宏连忙交代后续:「申阁老将此前的邹元标、深思孝,今日的刘台等人,都唤去平台列班了,稍后随朝臣一同步祈南郊。」

朱翊钧笑了笑,这话说得,弄得好像南郊有刀斧手似的。

此刻皇帝终于穿戴好了。

如今朱翊钧再着冕服,终于能撑起气势了,不再像之前那般小马拉大车似的。

朱翊钧低下头,对略带些许杂色的玻璃镜照了照,满意颌首:「走吧。」

说罢,转身便往宫外走去。

内臣们连忙跟上。

一行人出得万寿宫。

守在宫外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徐文璧,见皇帝出行,立刻迎了上来:「陛下。'

他见皇帝下巴轻轻动了动,便汇报起事项来:「陛下,城中的揭帖查清缘由了,应当是御史谭耀。」

朱翊钧愣了愣:「去年从知县考取推官的十四人之一?」

一旁的张宏肯定了皇帝的记忆力:「原浙江嘉兴县县令,去年十月丁丑,考取的福建道御史。"

朱翊钧心里叹了口气。

知县除了靠政事往州府上升这条路径以外,还有言官的选,可以考取。

这种靠本事考取的言官,往往都是通庶务的干臣。

没想到连这种基层出来的言官,也不支持新法,竟然跑去散布揭帖,骂皇帝独夫,骂首辅非人。

动摇根基的时候,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

徐文璧跟在皇帝身后,亦步亦趋:「近来朝臣私下都万分小心,锦衣卫昨夜没探到有集会,不过——·.."

「吏部右侍郎陈、礼部左侍郎赵锦、大理寺卿陈于陛,昨夜星象之后,便都不在府上了,夜深了才在府上见着人。」

朱翊钧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什幺。

新政就是这样,没有反对派就奇怪了。

一提度田,大家都不乐意。

毕竟不动产收税这种事,在哪里都是难之又难,中枢左右间不分出个高下,是不会有结果的。

甚至说得直白一点,在这种事情上,皇帝和内阁才是少数派。

别说七年的帝、辅,就算是十几年的威望,都未必能推行得下去。

这也是朱翊钧不惜有意放纵的原因所在一一只有激化矛盾,才能着手解决矛盾。

牛鬼蛇神都跳出来,风就大了。

风大了,才有理由整上一整。

朱翊钧思绪万千,走出了西苑。

此时,一干中书舍人,礼部赞唱、执事等官早已在此等候。

见皇帝仪仗,纷纷行礼。

「陛下。」

「陛下。」

朱翊钧的目光,率先看向马自强。

他心中感慨这家伙又苍老了不少,面上伸手将人扶起,埋怨道:「今日正是朕独当一面的时候,马卿何必出面夺朕的风头。」

张居正丧父,在家守制至今;高仪中风之后,下肢已经瘫了;吕调阳入冬之后,就犯了痰疾;王崇古向来不参和政事,今日同样称病;申时行上位一年不到,威望不够,只有跟在皇帝屁股后面的份。

如此,自然是独当一面。

只可惜马自强虽然病笃,仍旧不甘寂寞。

马阁老今年六十七,哪怕皇帝扶起,腰背也有些偻。

他脸上的皱纹稍微舒展了一番,笑道:「今日之后,臣就致仕了,想与陛下再走上一回。」

朱翊钧也没有再劝,目光带着征询看向马自强:「马卿致仕后,准备返乡,还是呆在京中让朕送一程?」

生死有命,也没什幺好避讳的。

太医说马自强只要熬过这个冬天,交春之后或许能好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