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大明势大,他们就跑,大明势弱,他们就南下叩关犯边,你来我往,打了两百年了,北虏就像是那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茬接着一茬。」

「咱们苦,他们苦,众生皆苦。」

「咱们这幺说,这幺继续打下去,能有个结果吗?神武如太祖高皇帝,勇武如成祖文皇帝,一共十八次北伐,最终弄的是国不安,民不宁。」

「这隆庆议和,俺答封贡,是不是个结果呢?从成吉思汗到现在,北虏终于肯俯首称臣了,他们自诩的黄金家族的可汗,终于肯接受大明的册封了,算是伏低做小了,这不起兵灾,让老百姓安安生生的活着,不是本务吗?」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李乐认真思考了片刻,点头说道:「屈辱就是屈辱,今日给北虏岁赐,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故以地事秦,今以岁赐事虏,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李乐引用的书苏洵所着《六国论》,给北虏岁赐,给的越频繁,北虏的侵略的越是急切,所以即使没有征战,强弱胜负在岁赐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以致于颠覆,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儿。

张四维只是笑了笑,要是能打赢,能打穿,能打的对方哭爹喊娘,能打的敌人望风而远遁千里,那自然是能开口说这种话,这不是打不赢吗?

李乐这种给事中,平素里总是以养正气为首务,哪里知道事务的困难?

王崇古严肃的说道:「马价银罢了,是买马的钱,不是岁赐。」

读书人的事儿,窃不是偷。

张四维继续说道:「从边方说回朝廷,高阁老,被一纸懿旨给打发回家了,高拱若真的是那种不忠不孝的人,他真的不服这懿旨,咱数数这朝中的晋人,礼部、兵部、吏部、户部、都察院、内阁首辅、京师总督兵务,宣府大同总兵总督,总要帮帮场子不是?」

「奈何高阁老听闻了旨意,只是捶胸顿足了一番,还是回籍闲住去了。」

李乐看着张四维面色古怪的说道:「此言大谬,高阁老回籍闲住,不是因为元辅先生在朝,户部王公乃是特立独行,志向高远之人,戚帅领兵十万镇守蓟州吗?」

张四维立刻问道:「那怎幺就能肯定,元辅先生不是下一个高阁老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