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骆秉良点头说道:「朝廷赐了谥号,襄懋。」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胡公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茅坤听闻,面露惊骇而后大喜过望,随即面色悲戚,两腿一软,瘫在了地上,颤颤巍巍的自言自语的说着话。

胡宗宪平反了,悬在他们茅氏头上这把刀,终于可以拿去了,孩子可以去考取功名了,勒在脖子上的绞索终于可以松一松了,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茅坤跪在地上,不停的对着北面磕头,不断的喊着。

茅国缙赶忙上前来,说道:「父亲,父亲,天使还在。」

茅坤这才站了起来,赶忙说道:「哦哦,初闻此讯,涕泪满衣裳,让天使见笑了,见笑了。」

对于浙江人而言,平倭的胡宗宪是他们的天,对于茅坤而言,他才不管胡宗宪是不是严党,只要能杀倭寇安地方,那就是明公。

胡宗宪的瘐死,在很多浙人看来,就是胡宗宪不肯养寇自重,让胡宗宪平倭,胡宗宪真的带着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一众,彻底把倭患给平了,所以胡宗宪才瘐死牢狱之中。

若是东南倭患不平,朝廷,或者说徐阶,敢动胡宗宪吗?

好在,胡宗宪的冤案,终究是平冤昭雪。

「儿呀,去乡家买头猪,今天好好款待缇骑。」茅坤脸上的笑意散开来,像是这茅家弄的春光满院。

骆秉良摇头说道:「不用麻烦了,我们有公差在身,这次来,是为了郑和出使水程旧案。」

骆秉良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这些旧案,朝廷现在开海需要,哪怕是近两百年前的东西,那对于当下的大明而言,都是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必须找到。

「好说好说,诸位请随我来。」茅坤听闻,带着缇骑来到了白桦楼,这是茅氏的藏书楼。

「这幺多书?」骆秉良惊讶无比的看着白桦楼,这茅氏家宅,全都是书,一眼看不到头,少数有十数间房之多。

茅氏败落了吗?这些书似乎就是明证。

茅坤拿起了《白桦楼书目》,翻阅着找当年的旧案存放何处,听闻骆秉良惊叹,笑着说道:「当年啊倭患四起,东南千里狼烟,胡公派人来让我去做幕僚,我为了助军,就把这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这兵荒马乱的,这书最是不值钱,没人买,就留下了。」

「让缇骑见笑了,都是家传的藏书,主要以唐宋文钞为主。」

茅坤看似贫穷,但他若是为财,这些个古本书,抽出几本卖掉,这家宅至少能扩几十亩。

兵荒马乱书不值钱,倭患已平,文教再兴,这些个书可太值钱了。

「找到了,九学十部二史学,墨香亭,诸位缇骑听随我来。」茅坤走过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来到了墨香亭,弯下了腰,拖出几个书箱,笑着说道:「都在这里了。」

《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

骆秉良打开了书箱,开始点检,海图二十页,针路航线一百零九条,二页四幅过洋牵星图,龙江造船厂志书十七卷,《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等若干书籍,整整齐齐的摆满了几个书箱。

「谢老先生保存如此完好,我定会禀明陛下,为老先生请功。」骆秉良收好了这些书,对茅坤表示了谢意。

茅坤则是笑着说道:「这都是朝廷的东西,理应归还,只是当时朝局纷乱,物归原主了。」

茅国缙看缇骑要走,就赶忙说道:「诸位天使,这来都来了,吃了饭再走?」

「不了,诸位留步,着急回去复命,朝廷要的急,就不多留了。」骆秉良没有滞留,拿到了东西,就直奔松江府而去,到了松江府要抓紧时间抄录,而后把原本送回京师。

大佛郎机人的特使黎牙实,几乎是和这批旧案一起入京,而黎牙实一路上,那真的是刘姥姥进初试云雨情,大开眼界。

他一路行来,越发觉得菲律宾总督弗朗西科斯是在做梦,大家的军备完全没有代差的情况下,靠几千人,几万人,要将中国纳入版图,根本就不可能。

看看那些个军队,看看那些个官僚,这幺一个偌大的国家,几千人,几万人,就想征伐?

黎牙实入京之后,礼部鸿胪寺就开始教黎牙实大明的礼仪和法度,面圣磕头五拜三叩首的礼节,黎牙实整整学了五天,才有了个点模样。

大明的廷议已然在日上三竿时结束,负责讲筵的张居正,并没有马上让侍读侍讲进学。

「汪道昆居然没有给茅坤写信,告诉他胡宗宪平反之事?」朱翊钧手中有内官张诚、缇骑骆秉良、巡抚汪道昆、总兵俞大猷的各种奏疏,几本奏疏合起来看,大抵可以把最近松江府发生的事儿,梳理清楚。

张居正端着手,笑着说道:「茅坤不得签书公事,旧案找回,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松江市舶司的造船事,终于开了个好头,考古式造船怎幺了?那也有得考古才是,大明想要重新造船,重新起步,这些旧案,只要弄清楚搞明白,造船事,就可以启动了。

这让张居正长松了口气,这些旧案,可以加速大明重新找回海权荣光。

月港水浅,都是二桅商舶,所以才叫大佛郎机人的大船为大帆船。

张居正俯首说道:「臣请再复茅坤功名,恩荫其子茅国缙为国子监监生,以表彰其献旧案有功。」

朱翊钧放下了奏疏,颇为感慨的说道:「准!再给茅耆老一份毁家纡难的牌额,以彰其安定东南之功,朕年幼,笔力不盛,就由先生代笔吧。」

「臣的字,也不好看。」张居正却是一推四五六。

代笔?

皇帝赐牌额,他张居正一个臣子代笔,那是僭越皇权的铁证,小皇帝是嫌他麻烦不够多,给他没事找事吗?

朱翊钧见张居正不咬钩儿,略显可惜的说道:「好吧,那朕来写吧。」

「说回正事,大佛郎机人黎牙实觐见事儿,先生怎幺看?」朱翊钧说回了正事,关于大明和西班牙邦交,皇帝和首辅之间提前透透气儿。

张居正思索斟酌再三,俯首说道:「远方外使,从来未睹朝廷之礼,若不先示以仪节,使之演习,恐一旦震怖天威,仓皇失错,又非所昭德意光盛举也,伏乞钦定行礼日期,敕下礼部略仿为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