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居正重循吏,是知道大明做事的艰难,也是知道西山煤局不是那幺容易落地的。

羊毛生意如火如荼,多少人入局,结果连本都赔了进去,到现在,永定河畔的民办毛呢厂,仍然是以完全以依附于官厂存在,官厂分出去些自己干不完的活儿,完全能够自己生产的只有一个永升号,那就是慈宁宫的产业。

这办厂,可不是说要有光,经过廷议批准,便有了光那幺简单,那是神话故事,一个项目的落地和督办,那真的太难太难了,把大明朝臣内外一扒拉,只有一个王崇古能办得好这件事。

江西巡抚潘季驯,人在江西督抚,却仍然兼领巡河总督,负责黄河的种种,因为治理黄河这件事,确实离不开潘季驯,潘季驯又要在江西巡抚,又要管着黄河那一摊子事。

「要不等办完了西山煤局之事再议吧。」王崇古还是不肯入阁,这次的理由是督办西山煤局。

「之前说是毛呢官厂,后来说是皇宫鼎建,现在又说西山煤局,大司寇,这是要推到何时?」谭纶乐呵呵的问道:「元辅数次举荐,再这样推下去,元辅怕是要生气了。」

王崇古依旧坚持说道:「至少得等皇宫鼎建做完,眼下西山煤局之事,完全不必入阁就可以督办。」

入阁等于上架火烤,王崇古不想入阁,现在这样就挺好。

朱翊钧看王崇古还是不肯,也没强求,无功不受禄,这毛呢官厂已经初见成效,皇宫鼎建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西山煤局八字没一撇,这内阁,王崇古总是要入的,早晚之事。

若是王崇古变了心,朱翊钧也会拿出那一缕头发,要了王崇古的命。

廷议之后,朱翊钧并没有如常的讲筵,而是将定国公徐文壁、英国公张溶、成国公朱应桢,叫到了文华殿的偏殿,商量这西山煤井之事。

「这朝廷拿诸位的煤井,也不是白拿,诸位勋贵在西山开出的煤井,都算是股,按年分红。」朱翊钧开门见山,对世袭罔替的国公们做出了承诺,不白拿,给分红。

西山采煤,大部分都是勋贵们的产业,朝廷要筹建西山煤局,自然会和勋贵们产生利益冲突,他是不愿意撕破脸的。

「按照大明祖制,这开矿本就是违制的,臣愿意把所有煤井交于陛下。」英国公张溶代表勋臣表态,他说的非常清楚和明白,他不是交给朝廷,而是交给陛下。

相比较外廷,世袭罔替的勋臣,还是更相信皇帝。

白没(白白没收)那也给皇帝白没了去,给外廷侵吞掉算怎幺回事儿?

勋臣式微已久,斗又斗不过大臣,这帮读书人眼睛珠子一转,就是个主意,勋臣都是世袭官,世袭哪能保证代代都是人中龙凤?

交给皇帝,那就代表着,分红的事儿,完全看皇帝的脸色了。

朱翊钧斟酌了片刻说道:「英国公安心,朕金口玉言。」

「陛下,这勋臣也不都是忠君体国,体陛下振奋之意,总有些个臭虫,还请陛下留心。」徐文壁提醒皇帝,勋臣也有害群之马,而且很多,这西山煤局不见得能那幺容易。

「谢定国公提醒。」朱翊钧满是笑意的说道:「冯大伴,看赏。」

冯保拿出了三件鹤氅、三枚郑王表、拿出了二十七瓶国窖、三千枚银币,这是陛下对三位勋臣之上的国公的看赏。

「臣等告退。」张溶、徐文壁和朱应桢,再拜,领赏之后直接离开了。

朱翊钧看着三位的背影,也是感触颇深,朱翊钧其实比较担心,这三位明确反对,这要是皇帝和国公爷撕破脸,那不是给朝臣们看笑话去?

幸好,毕竟国公爷是大明的股东,这振奋朝廷,三位国公爷也没有让皇帝太为难。

「三位国公做了个明智的选择。」张宏满是感慨的说道:「他们看到了毛呢官厂获利丰厚,这西山窑井在他们手里赚的很多,但是到了朝廷手里,他们只会赚的更多,还能从陛下这里捞到人情。」

「怎幺看,都不是个亏本买卖。」

这就不得不提到大明在南衙由宋阳山主持的还田事,这就是打了个样儿,支持清丈还田的缙绅,朝廷还给船证,即便是自己家不擅长海贸事,把这船证卖掉,也能保住收益。

朝廷真的不白拿,不是直接没收,否则松江孙氏,也不会因为赚的太多良心不安,捐银子给大明松江海事学堂了。

「朕还是有些信誉的。」朱翊钧乐呵呵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因为朝廷督办煤局,一定会出些乱子的。」张居正和徐文壁的态度是一样的,勋臣里面不都是好人,而且坏人很多,一定会出些乱子。

「这不是先生在吗?无碍。」朱翊钧信心十足的说道。

有张居正在朝,的确可以为所欲为。

这两天在跑装修,更新量有点少,万分抱歉了。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