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滋是被张居正举荐的贤能之一,比较有趣的是,他曾经上过一道奏疏,说:宋头巾语此宋所以终不竞也。
就是说,宋朝终不竞,完全是信了宋时大头巾的话,才导致国破人亡,大明的言官喋喋不休泄泄沓沓,不能不听,但是也不能全听全信。
大头巾,指的是官僚,就是当官带的顶戴,李幼滋在这里专门用大头巾这个词,骂贱儒类犬。
贱儒是儒家至圣先师荀子骂冥顽不灵的腐儒的话,可不是朱翊钧专门为贱儒起的名字。
「兵部部议,请恩命升兵部右侍郎曾省吾,为本部左侍郎,处置部事。」吕调阳又拿出了一本奏疏,说起了重大人事调动,兵部右侍郎曾省吾升左,处置部事,谭纶这是给自己找好了接替的人。
这个曾省吾,娴将略,善治边,万历元年刘显父子平定都掌蛮时的总督军务。
曾省吾也是簪缨之家,洪武年间,曾省吾的先祖曾永四,在彭泽常遇春手下参军,参加了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决战,曾永四留在了湖广为世袭军户。
曾省吾的父亲曾璠是进士,他的爷爷曾辉也是进士,他的曾祖父曾逊也是进士,可谓是诗书礼乐、簪缨之家,曾省吾和王世贞这个簪缨之家不同的是曾省吾是军户出身,和张居正是莫逆之交。
「少司马督师荡平都掌蛮,先拔凌霄峰,再破九丝老巢,西克都都岩,以除腹背之虞;又北捣鸡冠岭,以绝咽喉之扼,娴将略,善治边,万历三年六月入京为右侍郎,提督陕西、甘肃、延绥三边军务,多有建树,今日起为兵部左侍郎,下章吏部知道。」朱翊钧写好了朱批后,直接念了出来,他对曾省吾的称呼是少司马。
谭纶是兵部尚书是大司马,而曾省吾是少司马,负责兵部事务。
「臣遵旨。」吏部尚书万士和,就是个应声虫,这是朝臣们对万士和的评价,皇帝说啥,他应啥。
这幺重大的人事任命,万士和作为吏部天官太宰,愣是一句自己的意见没有,皇帝朱批,他就同意,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平定都掌蛮一战,在山窝窝里打的,主要战略就是先拔硬寨,然后大水漫灌,都掌蛮可是从先秦一直活跃到了万历年间,和大明互动了两百多年,终于在摩擦中,消失不见,如今只留下了悬棺,证明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这一仗,不好打,人家都掌蛮从先秦活到了万历年间,那自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十万大山的崇山峻岭。
曾省吾督师,当得起一声少司马。
「合一众附逆案,刑部奏闻,共逮捕教士三百二十七人。」王崇古作为次辅,开始汇报封闭五日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果,合一众在京师的据点被拔出了七个,共抓捕教士三百二十七人,所有在京合一众教士无一幸免,全部被捕,解救百姓一千二百余人,其中有五十七个即将分娩的孕妇。
雷霆万钧的专项抓捕行动,切实的保障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力的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搂草打兔子,抓了三十六名北虏的细作,抓了七人配合北虏细作的内鬼,其中四人是商贾,三人是缙绅,被解救的这些个孕妇,都是合一众要取脐带血求长生的受害人。
「什幺时候可以查补清楚?」朱翊钧询问王崇古,这个案子要办多久。
王崇古俯首说道:「陛下大婚之前。」
「如何处置?」朱翊钧再问。
王崇古言简意赅的说道:「杀。」
这已经很快了,王崇古赶在皇帝大婚前,把这些人杀了祭天,就是给皇帝的贺礼,他送礼陛下不要,他送银子陛下要他写字据变成了投资,赚了还要分红,王崇古只好送人头了。
陛下大婚是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大婚之后,皇帝就不能说自己德凉幼冲了,毕竟已经成婚。
大婚之前,晋党必须要把买命的银子送到皇帝的手里,否则大婚之后的陛下已经成丁,到那时候,再想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完全没有了可能。
「诸位有何异议?」朱翊钧看向了群臣,这一下又是三百多颗人头落地,这种处斩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嘉靖、隆庆年间,杀孽极重。
「依大明律:禁止师巫邪术条,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呪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乱政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暁散、佯修善事、扇惑人民,为首者绞。依《问刑条例》诈伪篇、大明会典告诉篇,数罪并罚,首恶宿净散人苏权,当磔于市,以收威吓之效。」王崇古详细的解释了下司法条目。
按照大明律、问刑条例、大明会典,邪祟必须死。
磔就是凌迟,大明的凌迟在万历年间,从市集转移到了解刳院里,算是一种进步,毕竟血淋淋的场面,被关到了那个小院子里。
王崇古援引了法律条文,这些人被抓就只有一个下场,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哪怕是朝中正三品的大员罗汝芳支持,也只有这一个下场,必死无疑。
「罗汝芳怎幺办?」吕调阳问到了罗汝芳的下场。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循旧例,让他认罪自杀吧。」
「臣等遵旨。」群臣们见所有事情已经落下了帷幕,选择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