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垦荒芜田
林辅成用自由说爆杀了杨同善,揭露了杨同善伪善的面目。
「你你你!」杨同善指着林辅成,连说了三个你,就再也没有更多的话可以说了,民为邦本是一杆大旗,这是大明纵向发展到现在形成的共识,杨同善准备了一大堆话,却顶不住林辅成的一个犀利的问题。
「你什幺你!」林辅成往前走了一步,厉声说道:「不就是不让你们骑到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看你那个如丧考妣的样子,怎幺,大钱民用,伱心疼了?朝廷自然有朝廷的问题,但至少当下朝廷比你们这些冥顽不灵的腐儒要自由多了!」
「你们反对钱法,不就是铸钱利厚,朝廷不让私铸,断了你们的财路吗?」
大明朝廷是有自由的,从国初就开始编排太祖太宗皇帝了,反倒是朝廷稍微有点动作,贱儒就扛着各种大旗,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个不能做和三代之上不符,那个不能做和祖宗成法冲突,就一群不干事的腐儒话多。
就铸钱这个事儿,大明要幺完全放开,让货币自由竞争,要幺彻底禁绝,避免良币劣币之争。
完全放开无铜,彻底禁绝就成了唯一的解。
「说话!」林辅成看杨同善支支吾吾,厉声说道。
「钱法供应不足啊,朝廷铸造的万历通宝,根本不足民用,你为何避而不谈。」杨同善脑筋转得极快,立刻找到了一个立足点,从货币供应不足导致的钱荒找到了反驳的点儿。
朝廷铸造的不够用,私铸又不让,这什幺朝廷!
林辅成面带不屑一顾,已经走到了杨同善的面前,大声的问道:「你,又为什幺在这里!」
「我是没考中举人进士,但你们这些考中了举人进士的士大夫,说话也是颠三倒四!为什幺钱法供应不足?朝廷在吕宋有十一座铜山,在卧马岗有一座大大的金银铜山,国朝正值用人之际,你们倒是去啊!吃着朝廷的俸禄,食君之俸,却不忠君之事,不就是嫌吕宋酷热,绥远苦寒吗?」
「铸钱要铜的!咱大明没铜!不把这些地方王化,哪来的足量的铜钱供应,天上掉下来吗!」
记住我们网
「啊?!」
林辅成最后一声几乎是咆哮而出,围观的匠人、校尉、衙役,看着杨同善,面露思索。
这些日子,为了绥远支边的问题,朝廷真的是好话坏话全都说尽了,把事儿都做尽了,才算是征召了勉强够用的士大夫前往。
林辅成没有功名在身,既没有吃皇粮,也没有司法、税赋上的优待,这些个进士举人,可是人人吃着皇粮,拿着朝廷给的司法税赋上的特权,却只想着耀武扬威,骑在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朝廷征召点士大夫去河套,都是千难万难。
松江学派的魁首林辅成,再次揭了遮羞布,让所有人看清楚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大旗之下的这些士大夫,究竟是个什幺魑魅魍魉。
「乡野匹夫,我不跟你争论了!有辱斯文!」杨同善知道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也是被林辅成羞辱,他一甩袖子,掩面而走,后悔自报名号了。
林辅成看着杨同善狼狈而走,大声的喊道:「我会把今天的事儿写到逍遥逸闻上,让大家伙都看看士大夫的做派,再加上之前的妖书,相得益彰!」
「哈哈哈!」人群中再次爆发出了笑声,那本妖书,也不知道是谁弄的,图文并茂,当真是给市井小民好好的开了开眼,看清楚了这帮清流背后的污浊。
「谁还要跟我聚谈一二?」林辅成环视了一周。
「我!」一个儒生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
「你是何人?」
「不才国子监禀生,籍籍无名之辈。」这个儒生就吸收了杨同善战败的经验,干脆不报名号,赢了再说,输了也不丢人。
林辅成点了点头说道:「哦,如此,那就叫你无才好了。」
无才儒生噎了一下,跟林辅成聚谈,显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这个家伙实在是擅辩,而且那套自由歪理,真的是越说越有理,蛊惑人心。
「林辅成你为何要支持三级学堂?所教内容,皆为异端!」无才儒生不准备在这种旁枝末节上纠结,直奔主题。
林辅成的逍遥逸闻,对大明三级学堂的重要性,那是一顿天花乱坠的夸,恨不得把王崇古塑造成经邦济国的贤臣,可谓是极尽谄媚。
但是士大夫阶级,对三级学堂是不认可的,将学堂教授的内容视为异端。
当初张居正独占讲筵,是因为朝堂上大学士对异端的理解完全不同,所以朱翊钧选择了让张居正单独讲授,讲的多了乱,还不如只听一家之言,张居正的异端定义,是那些个怪力乱神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