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弘和孙克毅并不自由,他们被国雠家恨遮蔽了双眼,只能如此疯癫的活一辈子。
「到时候把炸药库给点了,倭寇想杀我?!想都别想!」孙克毅眼神中闪烁着疯狂,他已经想好自己的死法了。
徐渭拍着宝钞,面露狰狞,大声的说道:「好好好,到时候我们一同上路,也好同行,织田信长要是真的是个魔王,他就来。」
「我们多了一千五百客兵,再加上总督府的牙兵,织田信长未必是我们的对手。」罗应和觉得织田信长打过来,也赢不了,这一千五百客兵,可谓是及时雨。
徐渭和孙克毅互相看了看,思索了片刻说道:「打的话咱们的人伤亡太大了,还是撤退到琉球,等待水师为宜,我们俩祭天就行了,你到时候跟着一起撤。」
的确都是疯子,可以不把自己的命当成命,但不能不把别人的命不当回事儿,织田信长是本地人,真的冲突起来,恐怕伤亡惨重,不如撤退以图以后。
「我不走,我要是走了,回大明也得被陛下给杀了。」罗应和可不傻,失土者斩,他回大明也是个死罪难宥。
剩下就只有被俘虏和一起上天了。
罗应和想了想被俘虏和一起上天,选择了后者。
被倭寇俘虏,万一得卖钩子,那岂不是奇耻大辱?即便是不用卖钩子,日后中原那帮读书人,一定会问罗应和为何能活下来?一定是卖了钩子!
想到死后还要被人如此编排,罗应和突然觉得上天是个不错的死法。
「上天的时候,算我一个吧。」罗应和咬着牙说道,跟着疯子在一起,只会发疯。
徐渭、孙克毅、罗应和都算不上什幺好人,他们请陛下送宝钞过来那一天,就知道宝钞对倭国的可怕危害。
织田信长是雄主,这一点徐渭他们也都认可,织田信长就是看清楚了宝钞的可怕危害,才铸造金银铜钱,来应对这次的危机。
可是更多的宝钞涌入了,这就是刻意的激化矛盾,局面立刻变得危险了起来。
之所以变得危险,这里面的原因不复杂。
倭国农户要交给名田主的年供是最高为九公一民,就是田里的收成九成都是年供。
这个恐怖的税率由岛原藩松仓氏创下,而被大明水师总兵陈璘打穿的岛津家是八公二民,四民六公是北条家称霸关东的关键仁政。
(免责声明:要说造谣,那也是小日子自己造谣,这税率确实离谱。[注2])
之所以这幺高的税率,是因为各个大名的家臣们不用交税,而且佛寺也免税,令制国内一板砖下去,十个人里七个不交税,为了维持征战,只能拼命加税。
织田信长自诩天下人,是整个倭国最良心的大名了,他是一公二民,土地田亩产出,三分之一年供,剩余为平民自留,而且织田信长被佛家称之为魔王,是因为织田信长灭佛,焚像毁寺从不手软。
倭国的平民,除了承担年供之外,还有段税、栋别钱、若役等等等等,花样之多,让徐渭、孙克毅、罗应和大开眼界。
所以能用手段对下朘剥的时候,倭国的大名们绝对不会心软,而高达三成的铸币税,大名们只会想尽一切办法的使用,并且和织田信长这个大魔王对抗。
不能兑现的宝钞,在倭国大量泛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倭国彻底变成人间炼狱,这是织田信长布武天下的目标,一统倭国,结束战国,让倭人喘一口气。
尤其是倭国处于半自然、半小农的经济体系下,根本无法承受宝钞的冲击。
没人会跟徐渭和他们带领的牙兵谈原谅,因为这是血仇。
为了刺激织田信长用更加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孙克毅连夜派了快船前往了倭国的京都,告诉织田信长,大明到了万万贯宝钞,欲换从速。
织田信长要幺认输,要幺打到长崎去,没有别的选择,他发行的那些金银铜钱,只会被兑换成宝钞流通,这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未来。
织田信长若是不肯认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把长崎总督府攻灭是唯一的选择。
长崎总督府织田信长有信心赢,可长崎总督府背后的大明呢?还有织田信长他的那些敌人呢?
毛利辉元,长宗我部元亲、上杉景胜、北条氏直,当织田信长彻底开罪大明,并且大明拥有庞大水师的时候,这四家会如何选择呢?
应对这四家已经是很艰难的事儿了,再加上一个大明,织田信长必须要考虑,他的军事天赋能不能让他打赢接来的硬仗。
而且要快,因为已经尝到了甜味的大名们,收到消息后一定会蜂拥而至兑换宝钞。
织田信长既然要做天下人,就要为倭国的万民做主,面对大明的盘剥,就必须要拿出对策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