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基于平等的基础上,解决辽东问题的纲领。
林辅成看了片刻摇头说道:「我看过这份邸报,这不就是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的华夷之辨吗?根据我的考证,这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元儒许衡,为解释胡元入主中原的曲解,为了胡元统治解释罢了。」
「当初金国儒生郝经,也有类似言谈,曰: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
大明建立之后,华夷之辨也走过一段弯路。
原句是:孔子作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诸侯,专指周天子册封统治一方的各方君主,全都为华夏苗裔,意思是诸侯用了夷礼就是夷狄了,只有诸侯用中国礼法才算是中国的诸侯。
金国贱儒郝经先是说:今天无论是谁能用中原的士大夫,能行中原的礼法,就可以成为中原天子。
元时儒生许衡又说,夷狄只需要用了华夏的礼仪,就是华夏了。
这种儒生曲解孔子之意,是对儒家的背叛。
大唐之前,一个个高喊着夷狄狼面兽心的儒学士不见了,变成了只需要用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这和北宋灭亡,南宋再次灭亡,华夏陆沉的时代变迁有很大的关系。
「林大师的学问是没问题的。」朱翊钧笑着说道:「一个大明皆为王民,可不是这样解读的哦,林大师再看看。」
侯于赵的腚坐在大明这头儿,并没有因为十年的边塞生活,而有任何的改变。
「是我疏忽了。」林辅成再次细读之后,才明确了这个王民的王,是使臣服于王化的意思。
是强制性的改变服饰,改变生活习惯,具体而言是改汉姓汉名、用汉文说汉话,改变生产方式,塑造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维护大明利益为第一原则的王化路线。
和宋元两代的夷狄只要用士大夫就是中国之主,是完全迥异,甚至是相反的两条路。
「这侯于赵如此阴险的吗!」林辅成品出了其中的深意后,立刻站了起来,而后慢慢坐下。
就侯于赵这个搞法,那还有什幺北虏东夷女直瓦剌兀良哈的区分?这分明是以在亡其文化,彻底纳入一个大明这个框架下。
林辅成之所以说侯于赵阴险,是因为,这个手段起初看起来是无害的,但只要两代人,三十年,大家都是大明人了。
侯于赵避而不谈,但林辅成读出了潜台词:那若是草原人,不认可一个大明,怎幺处置?
侯于赵只字未提。
如何处置已经有明确的成文法了,卧马岗有两个大矿山群,金银铜煤,胜州有大煤山,可以任选其一。
这大抵也应验了一个道理,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大明哼哧哼哧的忙,可不是白费力气。
「果然做实事的人,总是如此的心狠手辣。」林辅成不由的叹服道。
朱翊钧摇头说道:「可是这是一种平等,是一种彻底的和解,都是大明人,这就是平等,都是大明,这是和解。」
起初朱翊钧也认为侯于赵说的平等与和解,只是彻底消灭冠冕堂皇的说法,但认真想过之后,的确是平等和彻底的和解。
难道大明讨伐板升之后,任由草原人被各种寺庙朘剥,被花柳病缠身,始终处于一种半自然经济之下,一阵冬风吹过,牛羊牲畜人丁死伤无数吗?
「所以,林大师的学说不是没有用的。」朱翊钧十分确信的说道:「那辽东巡抚也是和林大师说了之后,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而且,眼下文华殿的明公们,普查丁口,查问隐丁,废除贱奴籍,不是自由吗?」
「我不行。」林辅成有些迷茫的说道:「我只是一个伪君子罢了。」
「不,林大师可以的。」朱翊钧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低声说道:「林大师也不想绝对自由派,鸠占鹊巢,玷污自由这两个字吧?」
「林大师是松江学派的魁首,若是林大师退了,正统的自由之说,还有人去维护吗?!」
王谦之前一直插不上话,现在听到了这里,立刻开口说道:「没有!真正的自由说,将会被混淆视听的绝对自由派所代替,他们会披上你的衣服,以正统自居,沐猴而冠,以自由的名义,破坏自由!」
「林大师,你真的忍心看到这一幕,坐视不理吗?」
林辅成的面色终于痛苦了起来,而后站了起来,有些焦虑的走来走去,最终深吸了口气说道:「不能…我只要一想,就觉得懊恼无比!」
朱翊钧和王谦相视一笑,林辅成似乎被唤醒了斗志,再次化身成为了自由的斗士。
大明皇帝只是需要一个喉舌,王谦需要的是利益,而林辅成需要的是着书立说,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朱翊钧和林辅成聊起了小钱害民和江南奴变,聊了有小半时辰,朱翊钧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走到外面,朱翊钧对着王谦低声说道:「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