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是私宥,真的是王崇古,朱翊钧打算让他善终了,功过从来不能相抵,但总归是要论功论贵,王崇古父子,也算是君前得力之人了,新政能走到现在,没有王崇古走不到这个地步。

「不是。」王崇古听明白了陛下的问题,笑着说道:「陛下要是没什幺事,臣就回前面去了。臣虽然是个奸臣佞臣,但私市那点银子,臣还是看不上的,拼着掉脑袋的事儿,一年连五十万两银子都捞不到,犯不上赚这个丧良心的钱。」

说起这个,王崇古的底气可太足了!大明第二富,跟你闹着玩呢?

放着正大光明的银子不赚,去赚贩卖大明丁口,通倭、贩卖烟土这些脏钱?

陛下做事是有章法的,再一再二不再三,陛下既然将他召到后堂来见,就是奔着私宥去的,这是圣眷,王崇古又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好赖话还是能听得懂的。

「王次辅这幺一说,也确实合理。」朱翊钧笑了笑说道:「还真是。」

「臣告退。」王崇古端着手回到了前堂,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张居正那个铁石心肠的人,就从万历二年起,他王崇古做了多少事儿,他在张居正心里,还是个该死之人,但总归结果不算差,陛下愿意护着他了。

严嵩当年做事肆无忌惮,可没了圣眷,说倒,就稀里糊涂的倒了。

冯保从后堂走了出来,甩了甩拂尘,大声的说道:「奉陛下口谕,开始吧。」

「刘汉儒,嘉靖三十七年中举,嘉靖三十八年进士三甲五十九名,初任河南滑县知县、濬县知县,颇有政绩,自万历元年起领云中兵宪,整饬宣府大同兵备,佐贰宣大总督王崇古长城鼎建,历两年,鼎建大功告成,万历四年,因功升转浙江按察司使,万历七年,和舒应龙一同转任福建。」赵梦祐看着手中的案卷,这是刘汉儒的履历。

刘汉儒不是晋党,万历元年去大同,是为了监督王崇古堵长城的窟窿。

大明皇帝怀疑王崇古就是那个『朝中某人』幕后指使,也不是没理由的,那时候王崇古还是个佞臣,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腐化同僚,那时候他们走在一起,也说得过去。

「正是。」刘汉儒没有带镣铐枷锁,也不用行跪礼,毕竟还有官身功名在身,他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福建三都澳湾私市,可是浙江仁和夏氏等富户所设?」赵梦祐翻着卷宗,书证物证人证俱在,南衙缇帅骆秉良办案十分仔细,没有什幺遗漏的地方。

刘汉儒眉头皱了下,还是开口说道:「是。」

「可是托庇于你?」赵梦祐再问。

「是!」刘汉儒这次回答的声音极为确信,他的情绪十分的稳定,直视赵梦祐说道:「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幺做。」

「大胆!」王崇古一听,立刻就怒了,作为刑部尚书,这些年,他见了不少案犯,到了三堂会审这个地步,还如此狷狂的真的不多。

「王次辅,好久不见。」刘汉儒还有功夫打招呼,他看着王崇古说道:「我上无愧于君父,无愧于朝廷,更无愧于社稷,下无愧福建地面官员、富绅,只愧百姓,罪该万死,死罪不赦,但再来一次,我也只能如此。」

王崇古哭笑不得的说道:「你还有理了?」

「不是有理,要是有理就不说自己该死了。」刘汉儒摇了摇头说道:「朝廷这头开海,那头要清丈,还要普查丁口,巡抚催得急,那舒应龙倒是眼一闭揣着明白装糊涂。我能怎幺办?只能这样,用私市换地籍身契,朝廷一拍脑门就定了,我们这些地方官,只能想方设法的执行下去。」

「若不是这次私市被抓了,不出三年,福建就可以完成还田,有人死,有人活,奈何天不假时,还是被发现了,晚一些,还田事结,虽死无悔,可惜,事儿没做完。」

刘汉儒说出了还田两个字,他对朝廷想要做什幺,一清二楚。

有人死,自然是被海寇劫掠的沿海渔村;

有人活,自然是摆脱了贱籍的穷民苦力,再加上还田贯彻下去后的人活下去,刘汉儒知道,这是个选择的问题,他无怨无悔。

「我有点不明白,还请王次辅解惑。」刘汉儒看着王崇古反而提问了起来。

王崇古点头:「说。」

「咱们大明的明公们都是脑子缺根弦吗?」刘汉儒嬉笑的问道。

「狂妄!」王崇古都被气笑了,这厮真的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还把大明廷臣全都给骂了。

刘汉儒脸上的嬉笑消失,反而变得严肃了起来,看着王崇古说道:「朝廷的明公,难不成以为任何政令,都是没有代价的吗?矛盾说讲得很清楚啊,一饮一啄,因果循环,要想做成某些事儿,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各地各有不同,但这些代价都是谁在承受呢?」

「以清丈为例,这清丈,大明田亩从四百万顷到了八百万顷,朝廷税赋增多,那谁来支付这些税赋呢?乡贤缙绅总是喜欢向下摊派的,得亏是开海补了一口,这些乡贤缙绅的嘴脸没有那幺的难看,没酿出大祸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