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居正面色复杂的说道:「别人都说你万士和谄媚,你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礼部就是这样,难不成礼部要找个人,天天跟陛下对着干?那礼部尚书有几个脑袋掉的?」万士和也是理由十分的充分。

「二位,陛下宣见。」张宏走出了通和宫的五道门,直接宣见。

吵架吵到了通和宫,陛下就在御书房,还能不知道?在朱翊钧看来,这二位的演技,多少有点差了。

张居正和不情不愿的万士和走进了御书房内,见礼之后,张居正呈上了奏本。

「让朕看看,先生到底要做什幺,大宗伯如此不情不愿。」朱翊钧打开了奏疏看了两眼,眉头皱了起来说道:「先生莫不是疯了?」

「冯大伴,快去请太医。」

冯保懵圈了,他呆滞的说道:「真的要请太医吗?」

「那冯大伴你说,先生说要裁撤文渊阁,伱说说这个事儿,是不是得请太医诊治下,看是不是外邪入体。」朱翊钧翻动着手里的奏疏,满是疑惑的说道。

「裁撤内阁?」冯保比刚才还懵,他呆呆的说道:「臣这就去请李时珍和陈实功过来。」

「快去快去!」朱翊钧非常确信的说道。

「陛下,臣没病。」张居正被这对儿一唱一和的君臣直接给气的脑阔疼,的确,他提出的建议,看似好像有点大病,但他也是经过了反复思虑之后,才有此疏。

朱翊钧面色复杂的说道:「那没病,好好的内阁,裁了它作甚?裁了它朕用什幺处理政务?」

「陛下,内阁就是座师制的祸患源头。」张居正俯首说道:「再设常朝。」

张居正系统的诉说了一下自己的设想,内阁完全裁撤掉,以六部为相,仍行廷议之事,并开皇极殿每日召开常朝,这样一来,外廷臣工,上至六部尚书,下至京官小隶,都能事事面呈陛下,如此一来政如流水,座师制的生存土壤就彻底消失了。

「先生这祖宗成法,追溯到了太祖高皇帝身上,朕知道先生的意思了。」朱翊钧终于听明白了张居正的想法。

就是把现在的皇帝、司礼监、文渊阁三元格局,回到洪武年间的皇帝完全专权,把能专的权,全部专在手里,就是洪武朝的一元格局。

裁撤内阁后,皇帝搬个小板凳,坐在皇极殿门前,拿着一条条的奏疏,需要问谁就直接宣见,早朝时间不够,就开午朝,午朝不够就开晚朝,总归是能把事情都处理完。

洪武朝大概有184类事奏闻,这套玩法,朱翊钧什幺事儿也不用干了,无情的上朝机器。

「先生,你看看朕,看看朕。」朱翊钧指着自己说道:「朕何德何能?」

「陛下乃不世明主。」张居正觉得这套可行,因为洪武朝的一元格局,就是建立在了明君圣主的基础上,陛下极为勤勉,完全撑得起来这个制度的实行。

「先生啊,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筚簬篮缕开辟之功,朕,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先生,太祖高皇帝那套,朕真的不行。」朱翊钧很少在某些事上,承认自己不行,但朱元璋那套,朱翊钧真的不行。

这天底下有几个人行的?

人朱元璋是从一个碗起家的,真正的起于微末之间,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马上天子,朱元璋当然有资格也有能力,干出一元专权这种事来,因为朝臣还没撅屁股,朱元璋都知道这帮人目的何在。

朱翊钧哪有那幺大的本事?别说他了,就连太宗文皇帝,当了皇帝,立刻就组建了内阁辅弼,被朝臣吵闹到,直接亲征北伐去了。

裁撤宰相一元专权,朕受命于天,那是朱元璋独享的朝堂格局,后世有一个算一个,哪个皇帝能玩的转这套?

「陛下可以的。」张居正颇为确信的说道。

「先生太大看朕了。」朱翊钧揉了揉眉心,张居正可真的太看得起他了。

林辅成说学阀,说座师制,张居正说姑息,说裙带,张居正说座师制的根源,起源于正统年间。

因为大明朝会,就是从明英宗废掉的,那时候朱祁镇年纪小,不能理政,早朝呈奏八件事,而且每件事,都是早就议定好的,皇帝只需要拿着内阁的拟票,照着念就行了。

早朝制度,名存实亡,到了嘉靖年间,早朝制度就彻底名亡实亡了。

外廷的臣子见不到皇帝,所有人要跟皇帝说点什幺事儿,都要经过内阁,这就是座师制的弊病源头,以张居正的想法,彻底裁撤掉内阁,一元专权,就是良丹妙药。

新政走着走着,张居正终于把刀挥向了自己。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