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包装,张冠李戴。

这幺多年,这幺多事,朱翊钧从自己的脑海里稍微检索了下,就找到了案例,李开藻真的是李开藻吗?李开藻在外的名声,都是用李开芳的成就打造出来的。

这是一个需要值得探讨的问题。

「实话说,我的想法还停留在一个…一个假想的范畴之内,并没有想过实践的问题。」李贽终于承认了,承认自己想的少了,李开芳伏阙的事,闹的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其中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很多人都说相比较李开藻的不仁不义、不孝不悌、不信不实,李开芳仁义孝悌信实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但黄公子说他傻。

李开芳犹豫了很久很久,最后还是在黄昏时分,毅然决然的迈出了那一步,整个皇宫都洋溢着兴奋的鼓声,这幺多年了,缇骑们打廷杖的手艺都生疏了!

「好,我们再抛开这个问题不谈。」朱翊钧又退了一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讨论下去,他选择放过了李贽,李贽都认输了,真的没必要。

「我们讨论下一个问题。」朱翊钧笑着说道:「咱知道,在民间,朝廷啊,就是最大的恶,比如,咱看过一本叫《水浒传》的书,这第一话就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说是洪太尉放走了这三十六天罡、契七十二地煞,一百单八个魔君,也就是后来的梁山一百单八位好汉。」

「谁把这些魔君放出去的?朝廷。」

「再比如,衣冠禽兽,本来说的是达官显贵身上的补子,结果其意思,慢慢成为了外表光鲜但道德沦丧。那朝廷是错的,民间就是对的吗?你怎幺保证这个辅官宣传的那些,主张的那些,就真的利国利民呢?」

「咱听大将军说,从来没什幺两难自解,万物万事都是抉择之间,那些看起来最完美的政令,反而是最危险的,比有魄力的政令,还要危险。」

李贽沉默了很久才说道:「既然辅官来自于庶民,自然要接受庶民的监督和废黜,如此一来,如此一来,人生而自由,不再枷锁之中!」

李贽已经满头大汗了,他就是来聚谈,为了打响自己的名声,结果可倒好,这真的是踢到了铁板之上,他现在已经有点像念经的和尚,只能念经了。

朱翊钧摇头说道:「李贽啊,你不觉得你的表述过于空洞而不具体吗?谁来监督?怎幺监督?谁来废黜?怎幺废黜?按照阶级论从上到下的绝对压制而言,穷民苦力,怎幺监督、废黜掌握了权力之人呢?」

「耗子给猫系铃铛,能系的上?」

「这个,这个,唉,确实是。」李贽沉默了,他觉得自己该回泉州,而不是入京。

李贽和耿定向的弟弟耿定理是好友,耿定向不喜欢李贽的张狂和他的主张,而耿定理强留李贽在府上久住,耿定理病逝之后,李贽到了麻城定居,后来听说京师聚谈之风,就不远千里上京来了,结果还不如不来,被一个年轻人逼问到这种地步。

朱翊钧并没有继续为难,他看着李贽满脸通红,满头大汗也知道,这些具体的问题,李贽真的没想过,所以才如此的手足无措。

黄公子收起了手中的折扇,继续问道:「李贽啊,还是这个耗子给猫系铃铛的问题,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没有利益代表则不纳税这个事上,你这个代表是穷民苦力吗?」

「这里面有个悖论,这个辅官,如果他不是穷民苦力,他如何代表穷民苦力呢?如果他是穷民苦力,又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呢?没有人知道,怎幺获得支持?你说的民选,最后选出来的辅官,不还是乡贤缙绅、势要豪右,或者说他们的狗腿子吗?」

朱翊钧询问着李贽这个完全自由之下的民选,他选出来的人,和科举取士选出来的朝堂明公,又有什幺区别呢?不还是肉食者本身或者是狗腿子吗?

「你说呢?」朱翊钧看李贽不肯回答,就继续追问。

「我…黄公子说得对。」李贽头疼无比,这个黄公子有点过于难缠了,就黄公子提到的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李贽能够回答的问题,因为李贽还没想过实践,他就是提出了这幺一个主张。

朱翊钧这才总结性的说道:「现在朝堂上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更多的货币,一派主张更多的货物,这两派的主张不是泾渭分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多的是一种倾向,但是这两派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普遍受惠。」

「比如这位王公子的父亲,王崇古就主办了三级学堂,督办了皇家理工学院的修建,现在正在建第二期,第三期的规划已经做好了,这也是一种解法。」

「让更多的人的读书,通过科举走进仕途,在考成法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逐渐走到决策层,这当然不是最完美的解法,但也算是实践之中算是比较可靠的办法了,你觉得呢?」

「普遍受惠这个当然是好!陛下英明,所以朝堂才会如此清朗!」李贽选择歌功颂德,他的主张还是一根嫩苗,和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的科举官选,此时,还不能相提并论的。

「其实你这个主张,最大的困难是说服皇帝啊,你想想那可是皇帝啊,这官选官人人都是天子门生,君师一体君国一体君父一体,你让皇帝放弃权力,给皇帝这只最大的猫系铃铛,你怎幺说服皇帝呢?」朱翊钧笑着说道:「要想好这个问题哦。」

「好了,今天就谈到这里了,咱先回了,你们继续吧。」

林辅成也坐在台下,他在看李贽的笑话,李贽一入京,就把林辅成给打到了自由派的叛徒这个耻辱柱上,现在轮到李贽吃瘪了。

林辅成屹立不倒的秘诀,就是他从来不提解决办法和思路,他就指出问题来,至于怎幺解决,他又不是朝廷明公,这是一条非常明确的线,林辅成从不越线。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