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牙实站在圆形礼堂里,看着一张张面孔,他注意到了一群大明人,他们是葡萄牙天地玄黄四组汉士族组成的国事议会。
「我看到了一群迷茫的灵魂。」黎牙实清了清嗓子,环视一圈后,开口说道。
从自由城到里斯本,黎牙实看到的只有一张张写满了迷茫的脸,马丽昂的死,让大光明教终于从一个互助会,成为了组织更加严密的教会。
同样,马丽昂的死,给大光明教士带来了太多的困扰、迷茫、未知。
前面的路在哪里啊,这可能是每一个教士的心声。
安东尼奥首先是葡萄牙国王,其次他修建光明圣殿的目的,只是为了凝聚人心,他对大光明教的发展,没有任何的热情可言,甚至明里暗里,都在限制大光明教的发展。
他去码头接黎牙实,也是因为黎牙实是大明来的人,也是陛下的使者,这是该有的礼遇。
王权和神权的冲突,是泰西的主要矛盾,安东尼奥刚做葡王,就把红衣大主教给驱逐了,王权和神权的冲突,在泰西的地位,有点像大明的君权和臣权的矛盾、央地矛盾一样,长期存在。
「我带来了陛下的圣旨。」黎牙实开口说第二句话,教士眼中的迷茫,开始慢慢消退,果然,大光明使带来了来自智慧化身的圣旨。
「陛下说:朕看到了马丽昂为光明献身的勇气,朕也看到了遮蔽整个泰西的乌云,但朕远在大明,数万里之外,朕没有神力,更不能驱散这些黑暗和残忍,为了表示对马丽昂勇气的肯定,朕追封她为大光明教大牧首,并且赐予其谥号,光明圣女。」
黎牙实话音未落,欢呼声在整个圣堂响起,此起彼伏,甚至连黎牙实宣讲圣喻都被打断了,大光明教士们渴求着这一天。
圣徒是前往大明朝圣的教士自称的,连马丽昂这个大牧首,都没有获得过先知的册封,也是自封的。
而今天,伟大的圣皇陛下,终于承认了马丽昂的地位,并且给了钦定的谥号。
皇帝没有神力这件事,教士们觉得理所当然,要是皇帝真的有神力,那泰西的神,怎幺不拯救它的子民于水火之中?
否认神力,相信人的智慧,是大光明教的核心教义:人应是作为人而存在,而非神的仆人。
这个教义告诉所有大光明教徒,人是人,人应该作为人活着。
欢呼声持续了很久很久,黎牙实才继续说道:「陛下说:为了鼓舞人们追逐光明,朕赐下了亲笔御书的匾额,光明圣殿。「
欢呼声再次响起,光明圣殿获得了陛下的认可,这里以后就是大光明教的圣殿了,所有的汉士族松了口气,他们留下了亚麻素布,就是为了这一天,从此之后,里斯本就是光明圣城了。
黎牙实停顿了片刻说道:「陛下说:要做划破黑暗的雷霆,同样要做普照万物的光明。」
这些的确是陛下圣旨的原话,陛下为了防止错谬,亲自翻译了圣旨。
黎牙实在礼部,他很清楚,这是礼部思想殖民、扩大大明影响力的一部分,更加不客气的讲,就是大明在发展远洋畜牧业。
对大明向往的人越多,大明获利就越大,而且这比直接武力征伐的成本要低,影响更加长远,打上思想钢印,可能需要几代人去消除影响,甚至无法消除。
黎牙实合上了圣旨,对所有教士说道:「陛下的圣旨给马丽昂大牧首,给光明圣殿,这本圣旨,也会留在这里,供教士瞻仰。」
欢呼声再次响彻了整个圣堂,除了那块亚麻素布之外,光明圣殿再次获得了新的圣器,这本圣旨,是大光明教新生的证明。
「那幺我来说下我看到的问题。」黎牙实将圣旨递给了保利诺,才面色严肃的说道。
「自马丽昂离开之后,我看到了你们的愤怒,但你们不知为何而愤怒;我看到了你们的反抗,但你们不知为谁而反抗;这是你们迷茫的根本原因,更加明确的说,你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没有目标、没有纲常、没有规划,所有的愤怒和反抗,更像是一场华丽的舞台剧表演,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也只是扮演。「
「这种迷茫,造成了大光明教的混乱、脆弱、软懦、失序。」
「我们在追逐光明的过程中,却制造了更多的杀孽和黑暗,化身所谓的雷霆,没有驱散乌云,却成了压在所有人头顶上的另外一片乌云,这种没有目的的变革,是更加可怕的乌云。」
「因为一旦变革的过程中,稍微受挫,就会跪下继续做农奴,稍微有点困难,就会离开,就会放弃。」
「什幺是变革?」
「从大明鼎革而言,鼎革,从来不是单纯的破坏,不是毁灭,不是随意的释加情绪给别人,不是抛弃自己的人性、道德,而是在毁灭中谋求新生,谋求建设,谋求秩序,这才是变革。」
「我看到了破坏,却没有看到新生。」
所有的教士都在静静的听着黎牙实的演说,随着黎牙实解释大明鼎革的过程,教士们的眼神越来越亮,他们终于大光明教根本所在,缺少了一些智慧,黎牙实所言的建设、秩序、新生,而不是破坏和毁灭。
「摧毁一个世界,得到的就只有被摧毁的世界:在打破旧世界的过程中,一点点的构建出新的世界,在变革之后,才能得到了一个新世界。「
「这才是大明的鼎故革新,这才是大明的改朝换代。」黎牙实深吸口气,发出了他在泰西的第一声呐喊。
「空谈无用,我从大明带来了营庄田法。」黎牙实举起了手中的一本书,高声说道:「光明,从废除农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