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看了一会,赵官家到底是没忍住,然后当众回头失笑:「朕本想仿效唐太宗说一句『天下英雄入我彀中』,却不免显得有些得意忘形……」

宫殿空阔,上下噤声,所以此言一出,即刻引起了下方学子的注意,引得不少脚步不停之人偷偷来看,更引得楼上许多人一起失笑、陪笑。

笑完之后,穿着不合身官服,略显小心的御营水军都统、梁山泊大头领张荣第一个忍不住好奇:「官家,这一次得多少人?」

「六百!」赵玖脱口而对。

「全都是进士?」张荣愈发愕然。

「是。」赵玖坦诚相对。

「也该这般的。」张荣若有所思。「许多年没取进士了,也该取一次大的。」

「非是此意。」赵玖依旧坦诚。「眼下中原各处官吏缺额并没有多到这份上,更何况钱粮还是紧张,官吏都也在半俸……其实朕此番取士,有意多发御营军中效命……如何?张太尉可要些进士入你水军中听令?」

张荣愕然一时,欲言又止,便是受了官家旨意,一起过来的韩世忠、张俊、岳飞、李彦仙、王彦等其他节度使也都纷纷愕然,两个御营正副都统,也就是王渊、曲端,也各自失态。

相较而言,随侍的文官大臣们,自吕好问以下,三位宰执、一位御史中丞,外加六部主官、数名翰林学士、几位中书舍人,反倒是没有什幺言语……也就是其中几个人微微皱了下眉头罢了。

很显然,这群人应该早就知道这番安排了。

不过,如此有悖于文重武轻政治传统的安排之所以能够顺利通过,自然有一段秘辛——具体来说,乃是跟近来东京城内的一位风云人物有直接关系。

而此人便是胡寅亲父、道学名家胡安国了。

话说,当日胡安国入觐,肯定没有那些太学生脑补的那幺多戏;也没有胡安国自己轻描淡写,显得多幺失败一般……最起码从赵官家的角度来看,他那天和胡安国其实算是谈笑风生,外加和平分手的。

首先,胡安国并非是什幺腐儒。

他提出的那些意见,诸如应该以军事为先、坚守旧都等等,跟赵官家乃至于中枢目前的执政理念其实是相合的,非只如此,作为一个之前中了进士便回去隐居的人,胡安国那次面圣,其实是说出了很多当政者注定难以触及的要害问题的。

比如说,这位大儒就直接当众指出,朝廷内部的官员已经有了结党的倾向,东南、巴蜀、荆襄等各地重臣在中枢都有自己的羽翼,时常为了地方利益与天子宰执搞对立……引得李光、朱胜非、刘子羽等人各自惶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