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朕以为河北不是不恨金人,但一来春耕要紧,二来经此宋金更迭,心中惊疑,三来,却也是最要命的一条,乃是两国五十万众,百万民夫往来一冬半春……两河百姓内中委实厌兵。」赵玖有一说一。「至于东南,朕大胆猜度……应该还是反对继续用兵的居多,因为东南地方上的赋税还没去掉……前方一日用兵,都还要东南、荆襄、巴蜀来出一日力。」

「官家所言极为透彻,道出根本。」吕颐浩点头认可。「但依着臣看,根本是根本,最后表现出来的,却未必如官家分析那幺透彻和干净……」

赵玖略有猜测,但吃一堑长一智,他也不敢做什幺谜语人,而是直接寻求验证:「是说大胜之下,东南那边的士大夫不敢再言和,而河北这里老百姓的心思也无法表达出来,乃至于中原那里,因为都城在那里,所以中枢各方不敢轻慢任何民意的意思吗?」

「正是此意。」吕颐浩恳切表达。「民意是民意,但是民意无法直接表达,而是由官吏代传……」

赵玖本能与身后跟来的胡寅对视一眼,二人心中皆有一番感慨,那便是——姜还是老的辣。

来之前二人曾有讨论,但说来说去,却不及吕颐浩说的这般透彻。

而吕相公也只是漫不经心一般,坐在原处随口说了下去:「官吏这个事情,有的地方多,如中原,尤其是东京周边;有的地方少,如东南;有的地方现在几乎算是没有,比如两河……故此,中原那边的民意最明显,东南次之,两河民意不去亲眼看看,几乎无有。」

「除此之外,官吏也要顾忌自己的官帽子,所以还会看形势。」

「比如此时,前线大胜,朝廷上下都知道这是官家夙愿,东南官吏本就因为反对北进而吃过不少挂落,如何还敢像以往那般反对继续北进呢?」

「还比如中枢官员,重臣们想着战后赏赐、名分,还要顾虑御前与东京生分,难道在传达的时候就不会有所顾虑?」

「至于河北这里就更不用说了,要幺是降人,要幺是官家刚刚从军中放出去的,谁会违逆着官家心思?」

「换言之……同样是民意,却要被官吏层层偏移、遮蔽、放大,官越大,偏移越大,官家自己的态度效果最大……根本不用自己说话,下面人就能按照官家的心意自行偏移。」吕颐浩最后总结道。「中原之所以会骚动,会主张强硬,会反对官家议和,并不是要跟官家唱反调,恰恰相反,是看出来官家这个议和本身荒唐,猜到了官家只是挑拨威逼,并非真心议和,再考量着官家以往的态度来的。」

话到这里,吕颐浩微微挑眉:「若非如此,太上道君皇帝,如何敢言此事?」

赵玖难得哂笑。

倒是吕颐浩,反过来再问:「倒是官家究竟准备如何处置金国?」

「朕会给女真一条生路。」对上吕颐浩,赵玖只能认真作答。「因为女真人是辽地固有族裔,杀不绝的,没有熟女真还有生女真……但金国有没有生路,要看他们愿不愿意认清现实,愿不愿意替朕将之前的金国洗涤干净,愿不愿意帮朕将以后的女真人融入中国……这样算是灭了旧金国,立个新金国了吧?」

「所以,之前的议和确系只是挑拨了?」吕颐浩蹙额追问。

「那倒不至于。」赵玖摊手以对。「譬如说今日他们再来求和,隔了三十余日,条件当然就要变了……这次还要杀掉韩昉以及左企弓三子、刘彦宗三子,还要将逃走的讹鲁补、夹谷吾里补、耶律马五、蒲查胡盏四名万户一并送来让朕处置。」

吕颐浩想了一下,当即捻须颔首:「拖了三十余日,只多要十一条性命,倒也合情合理。」

赵玖会意一笑:「只希望燕京那里不要再拖下去了,若想议和,无论条件如何,也该来寻朕说一说才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