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发展自主航空工业这件事情上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前世发生的事情也证明这个思路并不成功,抛弃沪飞之后空客拿出的A318客机最后只卖出去了80来架就草草停产,买了这个型号的航空公司也很快就选择将其退役。
实际上,百座级的客机对于华夏这个客流密度来说就是纯纯小丑,根本不可能撑起主要国内航线的需求。
而且AE100的起飞重量才60吨,对于沪飞的产线而言也是大材小用。
总之,选择找AE100来继承MD90项目完全可以说是最差解,甚至还不如硬着头皮继续造亏本的MD90。
除了故意破坏华夏的航空工业之外,根本想不出还有什幺其它理由。
丁高恒刚才的话还在继续:
「正如小常同志刚才说的,选择跟空客公司合作,我们没有主动权,对方目前的上升势头很猛,没必要把一架飞机的生产完全放在我们国家进行。」
「但我目前能调动的,就只有科工委系统相关的力量,在资源方面完全没办法跟民航那边相比啊。」
显然,丁高恒需要更加充分的理由向上面证明为什幺AE100这条路走不通。
而这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一道超纲题。
因为在民用航空工业领域,尤其是跟具体技术无关的发展路线这方面,本来是没有国防科工委什幺事情的。
完全是因为常浩南几个月前搞出来的那次航空工业标准风波,才让丁高恒和科工委有了全方位入局的机会。
他本人又是搞航天和飞弹出身,这两个领域连买的机会都没有,显然没有买办的生存空间,自然也没经历过这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