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常浩南低头写字的功夫,林同鑫本来想问一句为什幺激波曲线会是这样简单的形式。
但话才说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因为常浩南在纸上写下了第二个函数。
「以及这样一个参数方程曲线的组合体。」
常浩南停下笔,看向站在旁边的林同鑫:
「你刚刚要问什幺?」
「不,没事。」
后者赶紧摇了摇头:
「我只是在想,常主任您竟然能想出这幺复杂的激波曲线,真是太厉害了。」
疼。
好疼。
脸好疼……
而旁边的孙惠中则是一脸「我不是很想认识这个人」的表情。
其实常浩南刚刚并没有听清楚对方在说什幺,因此只是继续介绍道:
「凸包型面的设计本来就是DSI进气道最核心的一个步骤,我之前也想过单纯用圆锥曲线方程来表示,但是要从机理上推导形成的激波曲线形式就目前的计算能力来说还是太困难,最后只好加入一些参数化的部分。」
「我懂了。」
林同鑫现在只希望这个话题快点过去。
太尴尬了,他刚刚都想逃离这个世界。
好在常浩南也并未继续纠缠:
「那幺接下来只需要……」
他在电脑上花了十几分钟时间,实际演示了一遍刚刚自己说过的步骤。
当然,为了方便,所有参数暂时都选的是1,所以设计出来的凸包形状有点奇怪。
不过从旁边两个人的反应来看,至少达到了讲解的目的。
于是常浩南重新提笔,在a、b、l、β等几个符号上打了圈:
「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总结起来其实就是根据飞机的特性,给这个激波曲线选择出合适的参数来。」